【药名】
野鸭椿子
【异名】
鸡眼睛《四川中药志》,鸡眼椒、淡椿子、狗椿子《湖南药物志》,鸡肫子《福建药物志》,乌眼睛《浙江药用植物志》,开口椒、鸡肾果《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小山辣子、山海椒(云南)。
【释名】
本品果皮红色,熟时开裂,露出黑色种子,犹如鸡目,因名鸡眼睛、鸡眼椒;种子亦如鸦目,叶似椿,故名野鸦椿。其枝叶揉碎后发出恶臭气,故名鸡矢柴。
【品种考证】
野鸦椿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木类,并附二图,云:“野鸦椿生长沙山阜。丛生,高可盈丈,绿条对节,节上发小枝,对叶密排,似椿而短,亦圆;似檀而有尖,细齿疏纹,赭根旁出,略有短须。俚医以为达表之药。秋结红实,壳似赭桐花而微硬,迸裂时,子着壳边如梧桐子,遥望似花瓣上粘黑子。”对照其生长环境、分布地域、形态特征,均和今用野鸦椿相同。
【来源】
为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的果实或种子。
【原植物】
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 (Thunb.) Dippel [Sambucus japonica Thunb.]又名:鸡矢柴、鸡合子树、夜夜椿《湖北中草药志》,野椿子树、秤秆木、红果栲《湖南药物志》,鸡肫柴《浙江药用植物志》,鸡肾树《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2~8m。茎皮灰褐色,具纵纹。小枝及芽红紫色,枝叶揉破后发出恶臭气味。叶对生;小叶柄长1~2mm;小托叶线形,基部较宽,先端尖,有微柔毛;奇数羽状复叶,长(8~)12~32cm,叶轴淡绿色,小叶5~9,稀3~11,长卵形或椭圆形,稀为圆形,长4~9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钝圆,边缘具疏短锯齿,齿尖有腺体,下面沿脉有白色小柔毛,主脉在上面明显,在背面突出;侧脉8~11,有微柔毛。花两性,圆锥花序顶生,花梗长达21cm,花多,较密集,黄白色,径4~5mm;萼片与花瓣均5,椭圆形,萼片宿成;花盘盘状,心皮3,分离;雄蕊5,花丝扁平;雌蕊3;子房卵形。长1~2cm,每一花发育为1~3个,果皮软革质,紫红色,有纵脉纹。种子近圆形,假种皮肉质,黑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于山坡、山谷、河边的丛林或灌丛中,亦有栽培。分布于华东、中南。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适温25~30℃。幼苗期要求半荫半阳的环境,成龄后,需充足阳光,以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秋末果实成熟,种子呈黑色时采收,晾干,置通风处贮藏。翌年3月播种,选择半荫半阳处作苗床,开沟点播,沟距30cm,种子粒距5cm,覆盖细土3cm,浇水保湿。当苗高40cm左右时定植。按行株距300cm×300cm挖坑,每坑栽1株。栽后压紧,浇足定根水。
田间管理 定植后至成林前,每年中耕除草3~4次。第1、2年可间种豆类农作物,3年以后,每年中耕除草2~3次,并施追肥。病虫害防治红蜡介壳虫,为害嫩芽幼茎。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或种子,晒干。
【药材及产销】
野鸦椿子 Semen seu Fructus Euscaphitis Japonicae 产于四川、湖南、福建。自产自销。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果实为蓇葵果,常2~3个着生于同一果柄的顶端,单个呈倒卵形、类圆形,稍扁,微弯曲,顶端较宽大,下端较窄小,长7~20mm,宽5~8mm。果皮外表面呈红棕色,有凸起的分叉脉纹,内表面淡棕红色或棕黄色,具光泽,内有种子1~2粒,扁球形,直径约5mm,厚约3mm,黑色,具光泽,一端边缘可见凹下的种脐,种皮外层质脆,内层坚硬,种仁白色,油质。气微,果皮味微涩,种子味淡而油腻。
显微鉴别 果皮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表皮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外被角质层。下皮细胞1列,排列较整齐。中果皮约10余层细胞,细胞多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少数呈类圆形,胞壁薄。维管束外韧型,单个,大小不等,位于果皮中央,断续成环。韧皮部外侧间有纤维束,木化。木质部由导管、木纤维、木薄壁细胞组成,胞壁均木化。内果皮为1层石细胞组成,多呈长方形,孔沟明显,壁厚,木化,外被角质层。
粉末特征:果实粉末暗棕色,显纤维性。①石细胞呈长方形、多边形或不规则纺锤形,均木化,长36~320μm,宽16~50μm,其内果皮石细胞壁较厚,具斜纹孔,或壁薄,具单纹孔,内种皮石细胞较细小,壁厚,纹孔不明显。②纤维狭长,有的有分叉,具斜纹孔,木化,长300~800μm,直径16~25μm。③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边形,壁薄。④种皮表皮细胞表面观亦呈多边形,显棕黑色。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粗粉2g,加乙醇40ml,回流30min,滤过,滤液供下述试验:①取滤液2ml,加3%三氯化铝溶液数滴,放置数分钟后,溶液显黄色。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蓝绿色荧光。②取滤液5ml,置蒸发皿中,蒸干,加醋酐1ml,摇匀,加浓硫酸1~2滴,溶液显红色,瞬转为紫红色,后变成蓝紫色。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饮片性状参见药材鉴别项。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药性】
味辛、微苦,性温。
1.《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性微温,味苦,无毒。
2.《湖南药物志》:辛,温。
3.《广西本草选编》:味甘、辛,微苦。
4.《安徽中草药》:微苦。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行气止痛,消肿散结。主治胃痛,寒疝疼痛,泄泻,痢疾,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睾丸肿痛。
1.《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治妇女月经不调,膀胱疝气,痢疾泄泻。
2.《湖南药物志》:达表,散寒行气,利湿祛风,软坚消积。主治月经过多,小腹坠胀,寒疝,睾丸肿痛,子宫脱垂。
3.《贵州草药》:理气,发散,去翳,消肿。治眼起白膜,小儿肾囊肿大。
4.《广西本草选编》:行气止痛,收敛固脱。
5.《安徽中草药》:行气活血,祛风利湿。治偏头痛,外伤肿痛,筋骨疼痛,痢疾,月经过多或血崩。
6.《福建药物志》:解毒,行气,镇痛。治头痛,眩晕,感冒,荨麻疹,漆过敏,疝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