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
桂花
【异名】
木犀花《墨庄漫录》。
【品种考证】
桂原名岩桂,亦名木犀,始见于《纲目》香木类“菌桂”条,曰:“今人所栽岩桂,亦是菌桂之类而稍异,其叶不似柿叶,亦有锯齿如枇杷叶而粗涩者,有无锯齿如栀子叶而光洁者。丛生岩岭间,谓之岩桂,俗呼为木犀。其花有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名丹桂。有秋花者,春花者,四季花者,逐月花者。其皮薄而不辣,不堪入药,惟花可收茗,浸酒,盐渍及作香搽发泽之类耳。”据上所述,即是今之木犀。
【来源】
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花。
【原植物】
木犀 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Olea fragrans Thunb.]又名:九里香、岩桂《墨庄漫录》,桂《花镜》。
常绿乔木或灌木,最高可达18m。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无毛。叶对生,叶柄长0.8~1.2cm;叶片革质,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4.5cm,宽2.6~4.5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呈楔形或宽楔形,全缘或通常上半部具细锯齿,腺点在两面连成小水泡状突起。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或近于帚状,每腋内有花多朵;苞片2,宽卵形,质厚,长2~4mm,具小尖头,基部合生;花梗细弱;花极芳香;花萼钟状,4裂,长约1mm,裂片稍不整齐;花冠裂片4,黄白色、淡黄色、黄色或橘红色,长3~4mm,花冠管仅长0.5~1mm;雄蕊2,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花丝极短,药隔在花药先端稍延伸呈不明显的小尖头;雌蕊长约1.5mm,花柱长约0.5mm。果歪斜,椭圆形,长1~1.5cm,呈紫黑色。花期9~10月,果期翌年3月。
全国各地多有栽培。原产于我国西南部。
【采收加工】
9~10月开花时采收,拣去杂质,阴干,密闭贮藏。
【药材及产销】
桂花 Flos Osmanthi Fragrantis 全国各地均产。多自产自销。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花小,具细柄;花萼细小,浅4裂,膜质;花冠4裂,裂片矩圆形,多皱缩,长3~4mm,淡黄至黄棕色。气芳香,味淡。
以身干、色淡黄、有香气者为佳。
【药性】
味辛,性温。归肺、脾、肾经。
1.《纲目》:辛,温,无毒。
2.《本草汇言》:味辛、甘、苦,气温。
3.《药性考》:热,性涩,味辛。
【功能主治】
温肺化饮,散寒止痛。主治痰饮咳喘,脘腹冷痛,肠风血痢,经闭痛经,寒疝腹痛,牙痛,口臭。
1.《纲目》:同麻油蒸熟,润发及作面脂。
2.《本草汇言》:散冷气,消瘀血,止肠风血痢。凡患阴寒冷气,瘕疝奔豚,腹内一切冷病,蒸热布裹熨之。
3.柴裔《食鉴本草》:益阳消阴,平肝补肾。
4.《药性考》:窨茶造酱,调食芬馨,开胃生津。
5.《国药的药理学》:除口臭及视物不明。
6.《安徽中草药》:散寒破结,温肺止咳。主治胃寒腹痛,瘰疬。
7.《浙江药用植物志》:治痰饮喘咳,经闭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泡茶。外用:适量,煎汤含漱或蒸热外熨。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