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蔹

时间:2019-04-21浏览:87

【药名】
白蔹

 

【异名】
兔核《本经》,白根、昆仑《别录》,猫儿卵《纲目》,鹅抱蛋《植物名实图考》,见肿消《南京民间草药》,穿山老鼠《浙江中药手册》,白水罐、山地瓜《东北药用植物志》,铁老鼠、母鸡带仔、老鼠瓜薯《广西中药志》,山栗子、八卦牛、白浆罐《辽宁经济植物志》,野红薯《全国中草药汇编》,地老鼠、野蕃薯《浙江药用植物志》,母鸡抱蛋《贵州中草药名录》。

 

【释名】
本品药用根,根皮赤黑,肉白如芍药,古人多用以敛疮,故名白敛,敛从“”作“白蔹”。“蔹”亦写作“莶”(《说文》)、“”。《尔雅》作“”,即“”之俗字。白根、白草,仅从根色得名。《纲目》:“兔核,猫儿卵,皆象形也。昆仑,言其皮黑也。”《本草经考注》:“核与睾,古音通用,谓阴丸也。”“兔”字从“艹”则为“菟”,写作菟核。鹅抱蛋亦因形得名,见肿消由功擅消肿得名。

 

【品种考证】
白蔹始载于《本经》,原作白敛,列为下品。《别录》曰:“白蔹,生衡山山谷。”《本草经集注》曰:“近道处处有之,作藤生,根如白芷。”《新修本草》曰:“根似天门冬,一株下有十许根,皮赤黑,肉白,如芍药,殊不似白芷。”《蜀本草》谓:“蔓生,枝端有五叶,今所在有之。”《本草图经》曰:“今江淮州郡及荆、襄、怀、孟、商、齐诸州(即今江苏、安徽、湖北、河南、山东、陕西一带)皆有之。二月生苗,多在林中作蔓,赤茎,叶小如桑,五月开花,七月结实。根如鸡鸭卵,三五枚同窝,皮赤黑,肉白,二月八月采根。”《植物名实图考》以鹅抱蛋为名,云:“鹅抱蛋生延昌(今陕西安塞县)山中。蔓生,细茎有节,本紫梢绿。叶如菊叶,深齿如岐,叶下有附茎,叶宽三四分。根如麦冬而大,赭长有横黑纹,五六枚一窝。”根据各家本草对白蔹的形态记述,并参考《本草图经》所附滁州白蔹图及《植物名实图考》所附鹅抱蛋图考证,特征均与今所用之白蔹原植物一致。

 

【来源】
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块根。

 

【原植物】
白蔹 Ampelopsis japonica (Thunb.)Makino [ Paullinia japonica Thunb.]又名:白草《本经》,山葡萄秧《全国中草药汇编》,乌藤《贵州中草药名录》。

落叶攀援木质藤本,长约1m。块根粗壮,肉质,卵形、长圆形或长纺锤形,深棕褐色,数个相聚。茎多分枝,幼枝带淡紫色,光滑,有细条纹;卷须与叶对生。掌状复叶互生;叶柄长3~5cm,微淡紫色,光滑或略具细毛;叶片长6~10cm,宽7~12cm;小叶3~5,羽状分裂或羽状缺刻,裂片卵形至椭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深锯齿或缺刻,中间裂片最长,两侧的较小,中轴有阔翅,裂片基部有关节,两面无毛。聚伞花序小,与叶对生,花序梗长3~8cm,细长,常缠绕;花小,黄绿色;花萼5浅裂;花瓣、雄蕊各5;花盘边缘稍分裂。浆果球形,径约6mm,熟时白色或蓝色,有针孔状凹点。花期5~6月,果期9~10月。生于山地、荒坡及灌木林中,也有栽培。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等地。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凉爽湿润的气候,从亚热带到温带均能栽培,适应性强,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砂质壤土、壤土、粘壤土均可种植。

栽培技术 用分根和扦插繁殖。分根繁殖:在春季植株未萌芽前,将植株挖出,每株分出带芽的根3~4个,按行株距40cm×40cm开穴栽种,每穴栽1个带芽的根,覆土,将周围压实浇水,约20d左右出苗。扦插繁殖:在7月进行,截取枝条,每段插穗上留3~4个节,按行株距15cm×15cm斜插于土中2~3节,留1~2节于地上,浇水保湿。生根后即可移栽。此外,还可以用种子和压条法繁殖。

田间管理 生长期间除注意中耕除草外,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苗高30cm左右时应搭架缚蔓以利于攀援生长。每年应剪去枯枝和徒长枝,每株留4~5枝即可。

每年春季返青前,施堆肥、厩肥等并培土。

 

【采收加工】
春、秋季采挖,除去茎及细须根,洗净,多纵切成两瓣、四瓣或斜片,晒干。

 

【药材及产销】

白蔹 Radix Ampelopsis Japonicae 主产于河南、湖北、江西、安徽;此外,江苏、浙江、四川、广西等地亦产。销全国。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块根长圆形或纺锤形,多纵切成瓣或斜片。完整者长5~12cm,直径1.5~3.5cm。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有纵皱纹、细横纹及横长皮孔,栓皮易层层脱落,脱落处显淡红棕色,剖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皱缩不平。斜片呈卵圆形,长2.5~5cm,宽2~3cm,切面类白色或浅红棕色,可见放射状纹理,周边较厚,微翘起或略弯曲。体轻,质硬脆,粉性。气微,味微甜。以肥大、断面粉红色、粉性足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2~6列木栓细胞,有时脱落。韧皮部射线宽广,韧皮束呈窄条状,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稀疏排列,周围有木纤维及木化薄壁细胞。薄壁组织中散有粘液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束;薄壁细胞内充满淀粉粒,有的内含草酸钙簇晶。

粉末特征:淡红棕色。①淀粉粒单粒棍棒形、长圆形、长卵形、肾形、扁三角形或菱形,有的两端尖,直径3~13(~26)μm,长至25(~43)μm,脐点、层纹不明显;复粒少数。草酸钙针晶散在或成束存在于粘液细胞中,针晶长86~169μm粘液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长108~224μm,直径66~91μm,内含淡黄色粘液质,有的含针晶束。草酸钙簇晶直径25~78μm,棱角宽大,有的似方晶。具缘纹孔导管直径35~60(~83)μm,具缘纹孔排列成梯状或网状,纹孔口线形。木薄壁细胞长方形,壁稍厚,连珠状,单纹孔形状大小不一。此外,有石细胞、木纤维及木栓细胞。

 

【炮制】
《本草经集注》:破片,以竹穿之,日干。《外科理例》:研为细末。《本草蒙筌》:采待中秋时,黑皮洗净。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或厚片,干燥。

饮片性状:参见药材鉴别项。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药性】
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脾经。

1.《本经》:味苦,平。

2.《别录》:甘,微寒,无毒。

3.《药性论》:有毒。

4.《品汇精要》:味苦甘,性寒泄,气薄味厚,阴中之阳。臭朽。

5.《本草求真》:专入肝、脾。

6.《本草再新》:味苦、辛,性寒,有小毒,入肝、肺二经。

7.《本草撮要》:入足少阴、厥阴经。

8.《萃金裘本草述录》:入足少阳厥阴肝胆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主治疮疡肿毒,瘰疬,烫伤,湿疮,温疟,惊痫,血痢,肠风,痔漏,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1.《本经》: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

2.《别录》:下赤白,杀火毒。

3.《药性论》:治面上疱疮。

4.《日华子》:止惊邪,发背、瘰疬、肠风、痔漏、刀箭疮、扑损。温热疟疾,血痢,汤火疮,生肌止痛。

5.《本草图经》:今医治风、金疮及面药方多用之。

6.李东垣:涂一切肿毒,敷疔疮,治发背。(引自《本草发挥》)

7.《纲目》:解狼毒毒。

8.《植物名实图考》:炖酒(),散寒气,能补益。

9.《萃金裘本草述录》:清少阳上逆之火,泄厥阴亦郁之热,治虚风劳热,消败浊瘀脓,收敛疮口,解散风毒,消瘰疬,开结滞,平痔漏,清赤目,理痈脓,收带浊,止血痢,除酒鬦,灭粉刺。

 

【应用与配伍】

用于疮疡肿毒瘰疬。白蔹清热解毒,散结消痈,为治疮痈要药。疮痈肿毒,无论已溃未溃,或溃后久不敛口者,均可应用。热毒疮痈初起,肿硬不消者,单用本品内服,或配银花、连翘、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之品,以促使消散。亦可配赤小豆或大黄、黄芩,研末调敷。如脓成难溃,可配穿山甲、皂角刺等内服,以促使排脓消痈;若疮疡溃后久不收敛者,配黄芪、当归以补气益血、托毒生肌,并配白及、乌贼骨等研末外用,有敛疮生肌之效。治疗瘰疬,白蔹可配玄参、大黄等外敷,有良好的清热散结作用,方如《圣惠方》白蔹散。

用于烫伤,湿疮等。白蔹有清热解毒、生肌敛疮作用,治水火烫伤,可单味研末,香油调敷患处;亦可配伍侧柏叶、地榆等同用。湿疮流水,可配漏芦、槐白皮、五加皮等煎水淋洗,如《医宗金鉴》漏芦汤。若治外伤出血,与白及研末外敷,有收敛止血作用;若配白芷、菊花、杏仁等祛风散结润肤之品,还可用治酒鬦、粉刺、雀斑等证。

此外,白蔹清热解毒之功,还用于治疗热盛小儿惊痫,时邪温疟,以及湿热带下,血痢、肠风等证,可分别配伍清热、化痰、开窍、清利湿热之品共同使用。

1.《本草经集注》:代赭为之使。

2.《本草衍义》:白蔹、白及,多见于敛疮方中,二物多相须而行。 

3.《本经逢原》:同地肤子治淋浊失精,同白及治金疮失血,同甘草解狼毒之毒。

4.《得宜本草》:得白芷,治诸物哽咽;得附子,治风痹筋急。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涂。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及无实火者禁服;孕妇慎服。反乌头。

1.《本草经集注》:反乌头。

2.《本草经疏》:痈疽已溃者不宜服。

3.《本经逢原》:阴疽色淡不起,胃气弱者,非其所宜。

4.《广西本草选编》:孕妇和痈疮已溃者慎服。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