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百合语音讲解
【药名】
兰州百合Lan zhou bai he LILII DAVIDII BULBUS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Duchartre var. unicolor Cotton.的干燥肉质鳞叶。秋季采挖,洗净,剥取鳞叶,直接干燥。
【性状】
本品呈长椭圆形、卵圆形,长1~4cm,宽0.5~2cm。表面黄白色,局部略显淡棕黄色或有时微带紫色,有数条纵直平行的维管束。顶端稍尖,基部较宽,边缘薄,微波状,略向内弯曲。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角质样。气微,味甜。
【鉴别】
取本品粉末1 g,加甲醇10 ml,超声处理20 min,滤过,滤液浓缩至1 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兰州百合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ᵒC)-乙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0.0%(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6.0%(中国药典四部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1.0%(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832)。
二氧化硫残留量 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中国药典四部通则2331)不得过150m g/kg。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中国药典四部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40.0%。
【含量测定】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经105ᵒC干燥至恒重的D-无水葡萄糖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制成每1 ml含无水葡萄糖0.3m g的溶液,即得。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1 ml、0.2 ml、0.3 ml、0.4 ml、0.5 ml、0.6 ml,分别置15 ml具塞刻度试管中,各加水至2.0 ml,摇匀,在冰水浴中缓缓滴加0.2%蒽酮-硫酸溶液8.0 ml,混匀,放冷后置水浴中保温10 min,取出,立即置冰水浴中冷却10 min,取出,以相应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401),在588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 取本品细粉约0.25 g,精密称定,置圆底烧瓶中,加80%乙醇150 ml,加热回流1 h,趁热滤过,残渣用80%热乙醇洗涤3次,每次10 ml,将残渣及滤纸置烧瓶中,加水150 ml,加热回流1 h,趁热滤过,残渣及烧瓶用热水洗涤4次,每次10 ml,合并滤液与洗液,放冷,转移至200 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 ml,置15 ml具塞刻度试管中,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水至2.0 ml”起,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含无水葡萄糖的重量(mg),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多糖以D-无水葡萄糖(C6H12O6)计,不得少于6.0%。
【炮制】
除去杂质。
【性味与归经】
甘,平。归心、肺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用于咳嗽吐血,虚烦不安,心慌惊悸,失眠多梦,浮肿。
【用法与用量】
9~15 g。常蒸、煮粥食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起草说明·
【别名】
食用百合、百合(商品)。
【名称】
本品因盛产于兰州,品质优良,享有兰州百合之美称,沿用原地方标准的名称[1]。
【来源】
百合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中品。《图经本草》所绘成州百合(今甘肃成县),今考证与百合科野百合Lilium brownii或变种百合Lilium brownii var. vividiilum相符。
据地方志记载,甘肃东南部在清初已普遍地产百合,来源于野生资源野百合Lili
um brownii、卷丹Lilium lancifolium或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
甘肃地产百合沿用至今,尤以兰州家种百合最负盛名。据清代宣统元年《甘肃新通志》记载“皋兰(今兰州)向不产此(百合),今种者甚多”。据调查,兰州百合最初由杨姓氏从陕西带回百合籽种,回家乡试种,由于环境适宜,方法得当,栽种成功。过去一直以兰州西果园为中心种植,近年周边地(县)也推广栽培,均获成功。兰州百合经长期培育驯化,品种优良,已成为我国四大百合主产区之一。
本品主要作为食用百合应用,但产地亦作药用,用于清热、润肺、止咳。原植物鉴定为百合科百合属植物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Duchartre var. unicolor Cotton.的鳞茎,故纳入地方标准[1]。
【原植物】
多年生草本。鳞茎扁球形或宽卵形,高2~4cm,直径2~4.5cm。茎有的带紫色,密被有小乳头状突起。叶多数散生,在中部较密集,条形,长7~12cm,宽2~3(6)mm,先端急尖,边缘反卷并有明显的小乳头状突起,中脉明显,往往在叶腹面凹陷,在叶背面凸出,叶腋有白色绵毛。花单生或2~8朵排成总状花序;苞片叶状,长4~7.5cm,宽3~7mm;花梗长4~8cm;花下垂,橙黄色,无或稀有细小的紫黑色斑点;外轮花被片3,长5~6cm,宽1.2~1.4cm;内轮花被片3,比外轮花被片稍宽,蜜腺两边具小乳头状突起,其外侧两边又有少数流苏状乳突;雄蕊6,花丝长4~5.5cm;花药长1.4~16cm;子房上位,圆柱形,长1~1.2cm,宽2~3mm,花柱长为子房的2倍以上,柱头膨大,3浅裂。蒴果长矩圆形,长约3.5cm,宽1.6~2cm。花期7~8月,果期9月。
主要栽培于兰州,定西、平凉、白银、临夏等地亦有栽培。
【产地】
主产于兰州(七里河区、西固区),近年来榆中、皋兰、永靖等地亦产。
【采收加工】
经实际调查,过去兰州百合有沸水略烫加工方法,现状产地采收后直接晒干或热风循环干燥,对原描述进行修订。
【性状】
根据商品药材描述。兰州百合药材由于生长年限的差别,在大小方面存在差异,内外鳞叶大小也存在差异,另外由于干燥方式不同会造成表面颜色有差异。
【鉴别】
参照《中国药典》百合鉴别方法[2],拟定兰州百合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同时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
在上述的色谱条件下,斑点均分离较好,专属性强,列入标准正文。
原标准收载鳞叶横切面鉴别,由于不易观察,未列入标准正文。
表皮层1列细胞,略切向延长。薄壁细胞10余列,外侧呈类方形、类长方形,中间呈类圆形。散在维管束6~12个,导管数个均匀散在,或排列呈“Y”“U”形;有时在近皮层或维管束旁可见少量草酸钙小方晶。
【检查】
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 分别按《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832第二法、2302)[3],对12批样品测定。
根据测定结果,拟定水分、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限度分别不得过10.0%、6.0%
和1.0%。
二氧化硫残留量 按《中国药典》(四部通则2331)[3]对10批市售样品测定。
根据结果,拟定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度不得过150 mg/kg,纳入本标准。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按照《中国药典》(四部通则2321)[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12批样品进行测定。
检测结果,铅、镉、砷、汞和铜的残留量,均低于《中国药典》中相关品种项下的限度要求,故仅为参考,不列入标准正文。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按照《中国药典》(四部通则2341)[3]对12批样品进行测定,
结果含总六六六、总滴滴涕、五氯硝基苯均低于检测限,故未列入标准正文。
【浸出物】
按《中国药典》(四部通则2201)[3]的热浸法和冷浸法,以水为溶剂,对12批样品测定。
根据测定结果,拟定水溶性浸出物的热浸法测定,限度不得少于40.0%,纳入本
标准。
【含量测定】
根据兰州百合含有多糖成分,参照《中国药典》黄精【含量测定】[2],建立兰州百合中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学表明,兰州百合多糖在31.10~186.62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4.23%,RSD为1.05%。
根据12批样品测定结果,兰州百合多糖含量在7.92%~11.48%。拟订兰州百合多糖的限度不得少于6.0%,以控制药材质量。
【化学成分】
兰州百合含磷脂酸、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双磷脂酰甘油、溶血磷脂酰胆碱及磷脂酰醇胺[4]。从花中分离到β-谷留醇、豆留醇和大黄素成分[5]
【药理作用】
兰州百合水提醇沉物对小白鼠SO2引咳法具明显的镇咳作用;对小白鼠
用酚红比色法具明显的祛痰作用;兰州百合明显增加戌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及阈下剂量的睡眠率,具明显的镇静作用;兰州百合明显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而具抗疲劳作用;对异丙肾上腺所致心肌耗氧增加,能延长缺氧时间[5]。
【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贮藏】参照文献[1]及甘肃省民间用药拟定。
【参考文献】
[1]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S].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62-64.
[2]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319.
[3]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9,114,232,234,238,239.
[4]封士兰,何兰,王敏,等.百合花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4,19(10):68-71.
[5]李卫民,孟宪纤,等.百合的药理作用研究[J].中药材,1990,13(6):3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