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
筋骨草Jingucao 《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筋骨草的全草。
【原植物】
筋骨草Ajuga ciliata Bunge 又名:毛缘筋骨草《中药大辞典》,缘毛筋骨草《全国中草药汇编》,透筋草(山东)。
多年生草本,茎高25~40 cm。茎四棱形,紫红色或绿紫色,通常无毛。叶对生,具短柄,基部抱茎;叶片卵状椭圆形至狭椭圆形,长4~7.5 cm,宽3.2~4 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下延,两面略被糙伏毛,边缘具不整齐的双重牙齿。轮伞花序多花,密集成顶生假穗状花序;苞片叶状,卵圆形,长1~1.5 cm;花萼漏斗状钟形,具10脉,萼齿5,整齐;花冠紫色,具蓝色条纹,筒近基部有一毛环,二唇形,上唇短,直立,2裂,下唇增大,3裂;雄蕊4,二强,伸出;花盘小,环状,前方具一指状腺体;子房无毛。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背部具网状皱纹,果脐大,几占整个腹面。花期4~8月,果期7~9月。
生于海拔340~1800 m的草地、林下或山谷溪旁。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
【采收加工】
5~8月花开时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药性】
味苦,性寒。
《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咽喉肿痛,肺热咯血,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 g。外用:适量,捣烂敷。
【附方】
1. 治扁桃体炎,咽炎,喉炎 茵骨草15~30 g,水煎服。或用茵骨草4~5株,加豆腐共煮,吃豆腐并饮汤。
2. 治肺热咯血 茵骨草15 g,白茅根30 g,冰糖30 g。水煎服。
3. 治跌打伤,扭伤 鲜茵骨草加少量生姜、大葱,捣烂外敷。(1~3方出自《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