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

发布者:邹立思发布时间:2025-08-19浏览次数:12

▲枸杞语音讲解


药名

地骨皮Digupi《大观本草》

 

异名

杞根、地骨、地辅、地节《本经》,枸杞根、苟起根《本草经集注》,枸杞根皮《药性论》,山杞子根、甜齿牙根、红耳坠根《河南中药手册》,山枸杞根、狗奶子根皮《山东中药》,红榴根皮《中药材手册》,狗地芽皮《四川中药志》。

 

释名

《纲目》:枸、杞二树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故兼名之。道书言千载枸杞,其形如犬,故得枸名,未审然否?今按,枸杞二字,古来书写多形。从音、形二者求之,枸应作勾,杞应言棘,皆因其物多刺得名。音转、字变则有枸枸忌、苟起、枸蹄等诸名。又《本草经考注》:枸杞为俗名。盖杞古今字。苦杞,《广雅疏证》:初食味苦,苦杞之名起于此矣。地骨,《广雅》亦称地筋,皆以地下之根形为名。地辅,辅即颊骨,与地骨同义。

 

品种考证

地骨皮之名见于《外台》,艾晟刊《大观本草》补治疽方用地骨皮,《本经》原作地骨,列为上品。《别录》云:生常山平泽及丘陵阪岸。冬采根,春、夏采叶,秋采茎、实,阴干。《本草图经》曰:今处处有之。春生苗,叶如石榴叶而软薄,堪食,俗呼为甜菜,其茎干高三五尺,作丛,六月、七月生小红紫花,随便结红实,形微长如枣核。根据以上所述产地及形态特征,并参考《本草图经》所附茂州枸杞图及《纲目》、《植物名实图考》附图,其原植物与茄科植物枸杞基本一致。

 

来源

为茄科植物枸杞的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