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松

发布者:邹立思发布时间:2019-04-26浏览次数:71

【药名】

土荆皮 Tujingpi 《药材资料汇编》

 

【异名】

罗汉松皮(汪连仕《采药书》),土槿皮《疡医大全》,荆树皮《中国药用植物志》,金钱松皮《药材学》。

 

【释名】

本品功能与木槿皮(川槿皮)相似,但种类不同,故名土槿皮。叶至秋后变黄,金光闪闪,金钱松之名,当由于此。

 

【来源】

为松科植物金钱松的根皮及近根树皮。

 

【原植物】

金钱松 Pseudolarix amabilis (Nelson) Rehd. [Larix amabilis Nelson; Pseudolarix kaempferi (Lindl.) Gord.] 又名: 金松、水树《中国树木分类学》。

乔木,高达40m,胸围达1.5m。树干直,树皮灰褐色,粗糙,不规则鳞片状开裂。一年生枝淡红褐色或淡红黄色,有光泽,老枝及短枝呈灰色或暗灰色。叶线形,柔软,扁平,长2~5.5cm,宽1.5~4mm,先端锐尖或尖,上面绿色,中脉稍明显,下面蓝绿色,中脉明显,每边有5~14条气孔线,长枝上叶辐射伸展,短枝上叶簇生。雄球花黄色,圆柱状,下垂;雌球花紫红色,直立,椭圆形,长约1.3cm,有短梗。球果卵圆形或倒卵圆形,长6~7.5cm,径4~5cm,熟时淡红褐色;中部种鳞卵状披针形,长2.8~3.5cm,两侧耳状,先端钝有凹缺,脊上密生短柔毛;苞鳞长约种鳞的1/4~1/3,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细齿。种子卵圆形,白色,种翅三角状披针形,淡黄色或淡褐黄色,有光泽。花期4~5月,果熟期10~11月上旬。

生于海拔100~1500m的山地针、阔叶树混交林中。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多为栽培。

 

【采收加工】

春、秋两季采挖,剥取根皮,除去外粗皮,洗净,晒干。

 

【药材及产销】

土荆皮 Cortex Pseudolaricis 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等地。多自产自销。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根皮呈不规则的长条状或稍扭曲而卷成槽状,长短及宽度不一,厚2~5mm,外表面粗糙,深灰棕色,具纵横皱纹,并有横向灰白色皮孔,栓皮常呈鳞片状剥落。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平坦,有细致的纵向纹理。质坚韧,折断面裂片状。树皮呈板片状,栓皮较厚,外表面龟裂状,内表面较粗糙。气微,味苦涩。以片大而整齐、黄褐色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皮横切面:木栓细胞常脱落。栓内层约3列细胞,含棕色物。皮层和韧皮部散在石细胞、树脂细胞及多数粘液细胞。韧皮部筛胞成群散在,外侧筛胞颓废;射线细胞1列,常弯曲。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粉末特征:棕红色。石细胞大多成群,类方形、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分枝状,直径30~100μm,壁厚达34μm,层纹微波状,孔沟极细密,大多含黄棕色块状物。筛胞直径16~40μm,侧 壁有多数椭圆形筛域,排列成网状。粘液细胞类圆形,直径100~300μm,长达360μm树 脂细胞纵向连接成管状,含红棕色至黄棕色树脂状物,有的埋有草酸钙方晶。木栓细胞棕色,壁稍厚,有的木化,并可见细小圆纹孔。

 

【化学成分】

根皮含土荆皮酸(pseudolaric acid)A BCDE[1~4],土荆皮酸C2即是去甲基土荆皮酸(demethylpseudolaric acid)B[5],土荆皮酸A-β-D-葡萄糖甙(pseudolaric acid A-β-D-glucoside),土荆皮酸B-β-D-葡萄糖甙(pseudolaric acid B-β-D-glucoside)[6],金钱松呋喃酸(pseudolarifuroic acid),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7]

种子含土荆皮内酯(pseudolarolide)EH[89],以及土荆皮内酯ABCD[11]I[12]树轮中含铅、铁、钙、锰、锌五种元素[10]

 

【药理】

1. 抗真菌作用 土荆皮的有机酸、乙醇浸膏及苯浸膏,对我国常见的10种致病真菌,如奥杜盎小芽胞菌、铁锈色小芽胞菌、红色癣菌、玫瑰色癣菌、紫色癣菌、叠瓦癣菌、许兰黄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癣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其中以粗提土荆酸的作用最强,抗菌范围亦广,在0.1~1mg/ml浓度时,对许兰黄癣菌、絮状表皮癣菌、铁锈色小芽胞菌、石膏样癣菌、白色念珠菌等有杀菌作用,乙醇浸膏次之,苯浸膏又次之[12],后从土荆皮酸中分离出抗真菌有效成分系土荆皮酸ABC和去甲基土荆皮酸B[3]

2. 抗生育作用 土荆皮酸AB及土荆皮酸B-β-D-葡萄糖甙等均有抗早孕作用,主要表现为抗早孕及抑制卵子受精。口服土荆皮酸A,对大鼠、仓鼠、犬等均可产生明显的抗早孕作用,有效剂量分别为每日7.5mg/kg60mg/kg0.5mg/kg,共3d。土荆皮酸A经皮下和阴道给药,也能产生抗早孕作用。主要表现为死胎,说明其对胚胎的作用是进行性的。

此外,还有抗中孕作用,但抗着床作用则不明显[4]。土荆皮酸B的抗早孕作用和毒性均明显大于A,其对大鼠一次灌胃的抗早孕ED509.3mg/kg,而A14.5mg/kg[5]。培养液含B浓度在5μg/ml时,可使去卵丘的卵子受精能力下降,但对保留卵丘的卵子则无影响,这可能是卵丘能拮抗药物对卵子作用所致。整体实验表明,土荆皮酸B对大鼠无雌激素样活性;给药后第5日血中孕酮值开始下降,但给予外源性孕酮,不能对抗其抗早孕作用;在抗早孕有效剂量时,能使妊娠大鼠蜕膜细胞变性,出血和坏死;不影响仓鼠的性周期及正常排卵,但可抑制部分卵子的受精,说明其抗生育作用的环节是多方面的[67]。土荆皮酸B-β-D-葡萄糖甙(PAG)皮下注射对小鼠抗早孕作用的ED50128.83±4.27mg/kg。可使蜕膜细胞变性坏死,该作用可被甲地孕酮所拮抗。早孕大鼠皮下注射PAG24h后,血浆孕酮值无明显下降,亦无雌激素样活性。此外,低浓度PAG对早孕大鼠离体子宫肌的收缩活动无明显影响,高浓度则有抑制作用[8]

3. 止血作用 土荆皮醇提取物制成的止血粉,对犬股动脉切口、断肢出血、肝脾切口有良好的止血作用。药物与血液接触后,在适当压力下即形成富有弹性的膜状物。但药物受潮后止血效力减弱[9]

4. 对肝癌细胞活性的影响 土荆皮酸B-β-D-葡萄糖甙浓度大于或等于5μg/ml时,对培养的人体肝癌细胞株SMMC-7721便有一定的抗癌活性,且随浓度增高而抗癌作用增强。

10μg/ml处理的培养肝癌细胞,其杀伤率为42.9%,细胞增殖抑制率为56.7%~96.9%,蛋白质含量的抑制率为64.5%[10]

5. 毒性 土荆皮酸AB小鼠静脉给药的LD50及其95%可信限分别为485(430~548)mg/kg423(404~442)mg/kg;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396(347~453)mg/kg316(285~351)mg/kg。土荆皮酸A皮下注射的LD50311(303~319)mg/kg;大鼠口服的ED50 (抗早孕)LD5095%可信限各是14.5(11.7~17.7)mg/kg219(193~250)mg/kg,得治疗指数15.2;LD5ED95分别为138(104~182)mg/kg33(21~50)mg/kg,得安全指数4.3[45]。土荆皮酸B大鼠口服的ED50LD50及其95%可信限各是9.3(8.3~10.5)mg/kg130(114~149)mg/kg,治疗指数为14.1;LD5ED 95分别为84(64~110)mg/kg27(22~31)mg/kg,安全指数为3.2[5]。土荆皮酸A对犬口服给药的中毒症状主要在消化系统,有厌食、呕吐、稀便、肠粘膜出血。对犬的心、肝、肾、脑及其他脏器未见明显病理变化。它对肠粘膜的损害随剂量增大而加重,提示给药时应注意胃肠道反应[4]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丝,干燥。

饮片性状:为不规则的丝片状,宽约0.3cm,余参见药材鉴别项。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药性】

味辛、苦,性温。有毒。

1. 《安徽中草药》:性微温,味苦。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辛,温,有毒。

3. 《浙江药用植物志》:苦、涩,平。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杀虫止痒。主治疥癣,湿疹,神经性皮炎。1. 汪连仕《采药书》:治一切血,杀虫疗癣,合芦荟、香油调搽。

2. 《药材资料汇编》:治癣疥。

3. 《安徽中草药》:祛风除湿,杀虫止痒。

4. 《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手脚癣、神经性皮炎、湿疹、癞痢头。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浸酒涂擦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只供外用,不宜内服。

 

【附方】

1. 治皮肤癣疮 土槿皮30g,白酒60g,浸泡7d。搽患处,搽前用老生姜片擦破癣痂。(《安徽中草药》)

2. 治癞 土荆皮一斤,白及、尖槟榔、白芷各一两。研细搽三天。

3. 治癣 土槿皮一两,斑猫二个,鸡心槟榔三个,番木鳖四个,火酒半斤,浸一伏时,蘸搓癣上。忌大蒜、火酒。(2~3方出自《疡医大全》)

4. 治干癣 土槿皮15g,樟脑3g,白酒60g,浸3d后搽患处。(《青岛中草药手册》)

5. 治湿疹作痒 土荆皮,煎浓汁,温洗患处。(《安徽中草药》)

 

【制剂】

1. 土槿皮酊 土槿皮粉200g,水350ml,乙醇适量。以土槿皮粉加乙醇400ml,浸渍3~4d,渗漉。渗出后,残渣用乙醇200ml再渗漉。渗出后,残渣用乙醇120ml及水30ml之混合液再渗漉。压出残渣中的乙醇液过滤。合并先后4次滤液,加水320ml及乙醇使达1000ml即得。功能杀虫止痒。用于癣及神经性皮炎。外搽。(北京医学院《中草药制剂资料选编》1971)

2. 复方土槿皮酊 10%土槿皮酊粉40g,苯甲酸120g,水杨酸60g95%乙醇加至1000ml将土槿皮磨成粗粉,先用80%乙醇32ml,将40g土槿皮粉湿透,放置6h,然后加入80%乙醇,约370ml,依照渗漉法分次加入,所得液即成为10%土槿皮酊400ml(如不足此数,可酌加80%乙醇适量,使成为400ml)将苯甲酸120g及水杨酸60g,溶解于95%乙醇约450ml内,此时可全部溶解,然后再加入95%乙醇适量,使成为1000ml的透明淡咖啡色复方土槿皮酊剂。功能祛湿杀虫。用于治疗手癣,足癣,体癣,股癣(包括香港脚)。用毛笔或棉花签蘸药水轻涂患部,每日1~2次。(《中药制剂汇编》1983)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 李珠莲,.化学学报,1982,40(5):447

[2] 李珠莲,.化学学报,1989,47(3):258

[3] 王伟成,.生殖与避孕,1989,9(1):34

[4] Zhou B N, et al. Planta Med,1983,47(1):35

[5] 李珠莲,.化学学报,1982,40(8):757

[6] 李珠莲..化学学报,1985,43(8):786

[7] 陈科,.化学学报,1990,48(6):591

[8] Chen G F, et al. Tetra Lett,1990,31(24):3413(C A,1990,113:227956s)

[9] Chen G F, et al. J Chem Soc Chem Commun,1990,(16):1113 (C A,1990,113:208382k)

[10] 夏冰,.植物资源与环境,1992,1(1):23

[11] Chen G F, et al. J Nat Prod,1993,56(7):1114 (C A,1993,119:266462w)

[12] Chen G F, et al. Heterocycles,1990,31(11):1903 

药理

[1] 吴绍熙,.中华皮肤科杂志,1960,8(1):18

[2] 武汉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新医药学杂志,1973,(5):188

[3] 李珠莲,.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80,7(5):386

[4] 王伟成,.生殖与避孕,1988,9(1):34

[5] 王伟成,.中国药理学报,1989,9(5):445

[6] 张燕林,.中国药理学报,1990,11(1):60

[7] 王伟成,.中国药理学报,1982,3(3):188

[8] 包亚敏,.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89,16(2):101

[9]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1.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90

[10] 马瑾瑜,.上海医科大学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