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

发布者:邹立思发布时间:2021-04-14浏览次数:110

药名

地骨皮Digupi《大观本草》

 

异名

杞根、地骨、地辅、地节《本经》,枸杞根、苟起根《本草经集注》,枸杞根皮《药性论》,山杞子根、甜齿牙根、红耳坠根《河南中药手册》,山枸杞根、狗奶子根皮《山东中药》,红榴根皮《中药材手册》,狗地芽皮《四川中药志》。

 

释名

《纲目》:枸、杞二树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故兼名之。道书言千载枸杞,其形如犬,故得枸名,未审然否?今按,枸杞二字,古来书写多形。从音、形二者求之,枸应作勾,杞应言棘,皆因其物多刺得名。音转、字变则有枸枸忌、苟起、枸蹄等诸名。又《本草经考注》:枸杞为俗名。盖杞古今字。苦杞,《广雅疏证》:初食味苦,苦杞之名起于此矣。地骨,《广雅》亦称地筋,皆以地下之根形为名。地辅,辅即颊骨,与地骨同义。

 

品种考证

地骨皮之名见于《外台》,艾晟刊《大观本草》补治疽方用地骨皮,《本经》原作地骨,列为上品。《别录》云:生常山平泽及丘陵阪岸。冬采根,春、夏采叶,秋采茎、实,阴干。《本草图经》曰:今处处有之。春生苗,叶如石榴叶而软薄,堪食,俗呼为甜菜,其茎干高三五尺,作丛,六月、七月生小红紫花,随便结红实,形微长如枣核。根据以上所述产地及形态特征,并参考《本草图经》所附茂州枸杞图及《纲目》、《植物名实图考》附图,其原植物与茄科植物枸杞基本一致。

 

来源

为茄科植物枸杞的根皮。

 

【原植物】

枸杞 Lycium chinense Mill.又名:杞《诗经》,枸忌《本经》,苦杞《广雅》,仙人仗《抱朴子》,地仙《日华子》,枸棘《本草衍义》,红珠子刺(福建)。落叶灌木,植株较矮小,高1m左右。蔓生,茎干较细,外皮灰色,具短棘,生于叶腋,长约05~2cm。叶片稍小,卵形、卵状菱形、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6cm,宽05~25cm,先端尖或钝,基部狭楔形,全缘,两面均无毛。花紫色,边缘具密缘毛;花萼钟状,3~5; 花冠管部和裂片等长,管之下部急缩,然后向上扩大成漏斗状,管部和裂片均较宽;雄蕊5,着生花冠内,稍短于花冠,花药丁字形着生,花丝通常伸出。浆果卵形或长圆形,长10~15mm,直径4~8mm,种子黄色。花期6~9月, 果期7~10月。

生于山坡、田梗或丘陵地带。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采收加工

早春、晚秋采挖根部,洗净泥土,剥取皮部,晒干。或将鲜根切成6~10cm长的小段,再纵剖至木质部,置蒸笼中略加热,待皮易剥离时,取出剥下皮部,晒干。

 

药材及产销

地骨皮 Cortex Lycii Chinensis主产于山西、河北、河南、浙江、江苏、宁夏;四川、安徽、陕西、内蒙古等地亦产。以山西、河南产量大,江苏、浙江的质量佳。销全国。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根皮呈筒状、槽状或不规则卷片,大小不一,一般长3~10cm,直径05~2cm,厚1~3mm。外表面土黄色或灰黄色,粗糙,有不规则纵裂纹,易成鳞片状剥落;内表面黄白色,具细纵条纹。质松脆,易折断,折断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落皮层)较厚,土黄色;内层灰白色。气微,味微甘,后苦。以筒粗,肉厚,整齐,无木心及碎片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皮横切面:落皮层较厚,有2~3条木栓组织环带, 最内的木栓层为完整的环带,外侧的则交错连接,可见颓废的筛管及射线细胞。韧皮部较宽,占根皮厚度一半;纤维单个散在或少数成束,偶见石细胞;射线宽1~2列细胞。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砂晶。

粉末特征:米黄色。①草酸钙砂晶随处散在,有的薄壁细胞充满砂晶,形成砂晶囊。 ②纤维常与射线细胞连接;纤维梭形或纺锤形,长110~230μm,直径17~48μm, 壁厚3~11μm,木化或微木化,具稀疏斜纹孔,有的胞腔含黄棕色物。③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椭圆形;复粒由2~8分粒组成。此外,可见石细胞、木栓细胞及落皮层薄壁细胞。

 

化学成分

枸杞根皮含生物碱:甜菜碱(betaine)[1],苦可胺(kukoamine)A[2]及用于免疫调节剂,杀病毒剂,肿瘤抑制剂等的12347-五羟基-6-氮杂双环[330]辛烷(12347-pentahydroxy-6-nitro-bicyclo[330]-octane)1478-四羟基-6-氮杂双环[330]辛烷(1478-tetrahydroxy-6-nitrobicyclo[330]-octane)[3]。又含抗肾素作用兼抗血管紧张素Ⅰ转变酶活性作用的枸杞环八肽(lyciumin)AB[45]。还含具抗血管紧张素Ⅰ转变酶活性作用的有机酸:(S)-9-羟基-10E12Z-十八碳二烯酸〔(S)-9-hydroxy-10E12Z-octadecadienoic acid〕和(S)9-羟基-10E12Z15Z-十八碳三烯酸〔(S)-9-hydroxy-10E12Z15Z-octadecatrienoic acid[6]。尚含枸杞酰胺(lyciumamide)即是乙酸〖KG9〗橙黄胡椒酰胺酯(aurantiamideacetate)[7],亚油酸(linoleic acid)[1],亚麻酸(linolenic acid),蜂花酸(melissic acid),桂皮酸(cinnamicacid),柳杉酚(sugiol)5α-豆甾烷-36-二酮(5α-stigmastane-36-dione)[8],东莨菪素(scopoletin)[6],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ol glucoside)[9]等。根以正二十三烷(n-tricosane)和正三十三烷(n-tritriacontane)为主的具15~33个碳原子的正烷烃;18~31个碳原子的长链醇;胆甾醇(cholesterol), 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谷甾醇(sitosterol)以及硬脂酸(stearic acid),棕榈酸(palmiticacid),油酸(oleic acid)[10]。同属植物宁夏枸杞根含生物碱:阿托品(atropine)和天仙子胺(hyoscyamine)[11]

 

药理

1. 解热作用 地骨皮的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及乙醚残渣水提物灌服或静注对热原发热家兔有显著解热作用。地骨皮的乙醇部分水提物相当生药075~75g/kg时也有强的解热作用[1]

2. 降血压作用 地骨皮浸剂,煎剂,酊剂及注射剂(水煎、醇沉,精制成100%浓度)对麻醉犬、猫、兔(静注或肌注)与不麻醉大鼠(灌胃)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2~4]。静注地骨皮注射剂0375g/kg可使麻醉犬血压骤降至零而导致死亡,小剂量重复注射未见快速耐受现象[4]。地骨皮的甲醇提取物05g(生药)/kg静注,对大鼠有明显降压活性,苦可胺A 5mg/kg静对大鼠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地骨皮的氯仿提取物及进一步纯化得到的2个成分(S)-9-羟基-10E12Z-十八碳二烯酸和(S)-9-羟基-10E12Z15Z-十八碳三烯酸或它们的盐对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有抑制作用[5~7]。枸杞环八肽AB 对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亦有抑制作用[8]

3. 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 地骨皮水煎剂50g/kg灌胃,对葡萄糖性高血糖和肾上腺素高血糖小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而对正常空腹小鼠血糖无作用[9]。 兔灌服地骨皮煎剂,可使正常血糖降低14%,维持7~8h[10]。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胰岛和胰岛β细胞的形态结

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地骨皮水煎剂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胰岛β细胞的形态结构损害有一定的减轻作用[11]。地骨皮浸膏按每日灌服10g(生药)/kg,连续3星期,可使实验性兔血清总胆固醇含量下降369%,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对三酰甘油含量影响不大[12]

4. 抗微生物作用 纸片法抗菌试验表明,地骨皮煎剂对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与弗氏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3]。对结核杆菌为低效抑菌药物[14]。在胚肾原代单层细胞组织培养上,地骨皮煎剂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病毒株有抑制其致细胞病变作用[15]

5. 其他作用 地骨皮注射剂(100%浓度)对未孕大鼠与小鼠的离体子宫有显著兴奋作用,其1ml约相当于0054u垂体后叶素之效力[4]。提取精制的地骨皮多糖,用生理盐水配成1mg/ml的浓度,给小鼠腹腔注射02ml/只,连续7d, 对环磷酰胺和60Co照射所致的白细胞数降低有明显的升白细胞作用,而对免疫器官的重量和常压耐缺氧作用无明显影响[16]

6. 毒性 家兔灌服地骨皮煎剂80g/kg或腹腔注射60g/kg仅见蜷伏不动,3~4h后恢复;犬灌服120g/kg或腹腔注射30g/kg迅速出现呕吐,四肢无力,蜷伏,2~3d后完全恢复[2]。小鼠灌服100%注射剂相当于生药2626g/kg以上,未见死亡[4]。地骨皮煎剂与注射剂腹腔注射对小鼠的LD50分别为1283g/kg1073g/kg[24]。其酊剂腹腔注射对小鼠的急性与亚急性LD50分别为47g/kg41g/kg,说明地骨皮在体内无明显蓄积性[3]

 

炮制

 1. 地骨皮《药性论》:细锉。《苏沈良方》:去土。《串雅外编》:温水洗净,用槌打扁去心,止取嫩皮晒干,捣碎,罗为细末。现行,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留木心,洗净,略润,切段,晒干,筛去灰屑。

2. 炒地骨皮《局方》:炒黄。现行,先将锅烧热,加入麦麸至冒烟时, 倒入地骨皮片,拌炒至表面微黄色,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饮片性状:地骨皮参见药材鉴别项。炒地骨皮形如地骨皮,淡黄色。贮干燥容器内,炒地骨皮密闭,置通风干燥处。

 

药性

 味甘,性寒。归肺、肾经。

1. 《本经》:味苦、寒。

2. 《别录》:大寒。

3. 《宝庆本草折衷》:味苦、甘,寒。

4. 《汤液本草》:入足少阴经,手少阳经。

5. 《本草药性大全》:味苦、平,性寒。

6. 《品汇精要》:气薄味厚,阴也。

7. 《纲目》:味甘、淡,寒。

8.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肾二经。

9. 《本草汇言》:性沉,入手足少阴、足厥阴经。

 

功能主治

清虚热,泻肺火,凉血。主治阴虚劳热,骨蒸盗汗,小儿疳积发热,肺热喘咳,吐血、衄血、尿血,消渴。

1. 《本经》: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

2. 《别录》:主风湿,下胸胁气,客热头痛。补内伤大劳嘘吸,坚筋骨,强阴,利大小肠。

3. 《药性论》:主治肾家风良。

4. 《食疗本草》:去骨热消渴。

5. 《本草别说》:治金疮有神验。

6. 《医学启源》:解骨蒸肌热,主消渴,风湿痹,坚筋骨。《主治秘要》云:阴,凉血。

7. 李东垣:治在表无定之风邪,传尸有汗之骨蒸。

8. 王好古:泻肾火,降肺中伏火,去胞中火,退热,补正气。

9. 吴瑞:治上膈吐血;煎汤漱口,止齿血,治骨槽风。(7~9方引自《纲目》)

10. 《滇南本草》:治肺热劳烧,骨蒸客热。

11. 《纲目》:去下焦肝肾虚热。

12. 《本草述》:主治虚劳发热,往来寒热,诸见血证、鼻衄、咳嗽血,咳嗽、喘,消瘅,中风,眩晕,痉痫,腰痛,行痹,脚气,水肿,虚烦,悸,健忘,小便不通,赤白浊。

 

应用与配伍

用于阴虚劳热骨蒸,及小儿疳积发热。地骨皮甘寒清润,主入肺、肾降肺中伏火解骨蒸肌热,为清虚热之常用药。治阴虚火旺,潮热骨蒸者,常与青蒿、银柴胡、鳖甲、知母等清热滋阴之药同用,以清骨中之热而退骨蒸,如《证治准绳》清骨散。治小儿疳积发热者,初起,常与鳖甲、青蒿、胡黄连等清虚热之药同用,如《医宗金鉴》鳖甲青蒿饮;疳热日久,气血消耗,阴液灼伤者则与炙黄芪、鳖甲、生熟地等益气补血,滋阴之药同用,从本施治,如《医宗金鉴》鳖甲散。

用于肺热壅盛,喘咳气急,皮肤蒸热。地骨皮能降肺火,与泻肺热平喘咳之桑白皮等同用,使肺热得清,复其肃降之职,俾可热退喘平,如《小儿药证直诀》泻白散。

用于失血诸证。地骨皮有凉血之功,适用于血分热盛,迫血妄行之证。服之以凉血止血,可单味应用。如《卫生易简方》治吐血及口齿有血,用枸杞根皮为末,煎汤含漱或内服。《疑难急症简方》治尿血,用地骨皮煎浓汁服。若配以生地黄、侧柏叶、大小蓟等凉血之品同用,治诸血热妄行之证,其效益佳。

用于消渴证。地骨皮甘寒,能清内热而治消渴。常与清热止渴之石膏、小麦同用,治消渴唇干舌燥者,如《僧深方》之枸杞汤。若与清热生津止渴之栝楼根、芦根、麦冬等同用,更提高止渴之效,如《圣济总录》地骨皮饮。

1. 《纲目》:常以青蒿佐地骨退热,屡有殊功。

2. 《得宜本草》:得麦冬、小麦治劳渴。

3. 《得配本草》:得生地、甘菊,益肝肾阴血;配青蒿,退虚热;得麦冬、小麦,治骨节虚燔;配红花研末,敷足趾鸡眼,作痛作疮;君生地,治带下。

4. 《本草求原》:同柴胡,治膀胱移热于小肠,口舌糜烂。

5. 沈文彬《药论》:共秦艽酿酒,走筋骨之挛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可用15~30g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服。

1. 《医学入门·本草》:忌铁。

2. 《本草汇言》:虚劳火胜,而脾胃薄弱,食少,泄泻者,宜减之。

3. 《本草备要》:中寒者忌地骨皮。

4. 《本草正》:假热者勿用。

5. 《衷中参西录》:肺有风邪作嗽者忌用,其性能敛也。

 

附方

1. 治虚劳,口中苦渴,骨节烦热或寒枸杞根白皮()五升,麦门冬二升,小麦三升。上三味,以水二升,煮麦熟,药成去滓。每服一升,日再。(《千金要方》 枸杞汤)

2. 治热劳地骨皮二两,柴胡(去苗)一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 用麦门冬(去心)煎汤调下,不计时候。(《圣济总录》地骨皮散)

3. 治肺脏实热,喘促上气,胸膈不利,烦躁鼻干地骨皮二两,桑根白皮() 一两半,甘草(炙,锉),紫苏茎叶各一两。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圣济总录》地骨皮汤)

4. 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咳地骨皮、桑白皮()各一两,甘草()一钱。上锉散, 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小儿药证直诀》泻白散)

5. 治消渴日夜饮水不止,小便利地骨皮()、土瓜根()、栝楼根()、芦根()各一两半,麦门冬(去心,焙)二两,枣七枚(去核)。上六味锉如麻豆。每服四钱匕,水一盏,煎取八分,去滓,温服。(《圣济总录》地骨皮饮)

6. 治黄疸①地骨皮四两,木通一两,车前子(研烂)四两。上三味,用阴阳水各一碗煎,露一宿,空心服。(《仁术便览》)②地骨皮三两,砂仁一两,黑枣四两, 砂仁藏内,分四剂,用水二碗,煎七分,露一宿,五更热服,深者三贴必效。(《仙拈集》 愈疸汤)

7. 治风虫牙痛枸杞根白皮,煎醋漱之,虫即出,亦可煎水饮。(《肘后方》)

8. 治耳聋,有脓水不止地骨皮半两,五倍子一分。上二味,捣为细末。每用少许,渗入耳中。(《圣济总录》)

9. 治臁疮地骨皮,去粗皮,以竹刀刮粉,焙干为细末,贴之。(《普济方》)

10. 治鸡眼地骨皮、红花同研细。于鸡眼痛处敷之,或成脓亦敷,次日结痂好。 (《仁术便览》金莲稳步膏)11. 治汤火伤地骨皮、刘寄奴各等分。为末。有水干上,无水香油调敷上。(《心医集》)

 

制剂 

地骨皮露地骨皮24kg。用蒸馏方法制成露12kg。用于体虚骨蒸,肺热干咳之辅助饮料。口服每次60~120g(《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现代临床研究】

1. 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用地骨皮60g,水3碗,煎至1碗,加少量白糖或加猪肉煎煮。隔日1剂,服5剂为1疗程,必要时加服第2、第3疗程。共治50例,服药后显效20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服药1疗程后,血压下降, 多数维持2~3星期,有少数加服第2~3疗程,能维持数月或数年[1]

2. 治疗疮口不愈新鲜枸杞根皮,洗净后捣烂敷于患处,一般直径1cm的创面用2g,每日1次,经2~3次换药后,坏死的组织就能全部去掉,然后再按外科常规换药,一般直径为2~3c的创面,半月可痊愈。用上法治疗外伤感染不愈的创面37例,蜂窝组织炎切开引流术后不愈的13例患者经治疗后,全部完全愈合[2]

3. 治疗鸡眼及胼胝地骨皮、红花研末,每用3~5g加植物油调成糊状,涂纱布上敷于患处。不可着水或揭开。3d换药1次,每次换药前先用热水洗足并刮去软化角质。治疗期为3~6d。痊愈:硬结、斑块消失,患处软化,无遗留痕迹, 局部压痛等自觉症状消失。显效:硬结、斑块变软,局部压痛明显好转。好转:为治疗期间症状缓解。无效: 连续用药2次以上,皮损症状无改善或改善后复发。结果:经治79例鸡眼,痊愈64例,占81%;显效13例,占165%;好转2例,占25%15例胼胝中,痊愈8例,占533%;显效5例,占333%;好转1例,占667%。两者总有效率为989%[3]

 

药论

1. 论地骨皮的药性、功效特点①倪朱谟:王绍隆先生曰: 骨中火热为眚,煎耗真阴,以地中之骨皮,甘寒清润,不泥不滞,非地黄、麦门冬同流。(《本草汇言》)②张景岳:地骨皮其性辛寒,善入血分,凡不因风寒而热在精髓阴分者最宜。此药凉而不峻,可理虚劳;气轻而辛,故亦清肺。(《本草正》)③杨时泰:地骨皮,能裕真阴之化原,而不伤元阳,故与苦寒者特殊。凡人真阴中有火,自相蒸烁,而见有汗骨蒸,宜此对待之。(《本草述钩元》)

2. 论地骨皮入肾的作用与知母、黄柏的区别陈士铎:地骨皮,非黄柏、知母之可比, 地骨皮虽入肾而不凉肾, 止入肾而凉骨耳, 凉肾必至泄肾而伤胃, 凉骨反能益肾而生髓。 黄柏、 知母泄肾伤胃, 故断不可多用以取败也; 骨皮益肾生髓,断不可少用而图功。 欲退阴虚火动, 骨蒸劳热之症, 用补阴之药, 加地骨皮或五钱或一两, 始能凉骨中之髓, 而去骨中之热也。(《本草新编》)

3. 论地骨皮能治风之理沈金鳌:丹溪云,地骨皮能治风者,肝肾同治也; 肝有热则自生风,与外感之风不同,热退则风自息。夫地骨皮本非入肝之药,丹溪云然者,以肝肾同位而同治。骨皮既能退肾家虚热,则龙火不炽,雷火亦平,自能息肝热所生之风,虽不入肝经,而肝风亦并治也。且骨皮入肾、三焦二经之外,不入肝,更不入肺,即肺中伏火亦能降泄,则不必疑于肝风之不能息也。总之,肾药兼治肝,乙癸同源也;肾药兼治肺,金水相涵也。(《要药分剂》)

4. 论地骨皮与丹皮功用异同①贾所学:牡丹皮能去血中之热,地骨皮能去气中之热,宜别而用。(《药品化义》)②黄宫绣:地骨皮,虽与丹皮同治骨蒸之剂,但丹皮味辛,能治无汗骨蒸;此属味甘,能治有汗骨蒸。且丹皮原属入血散瘀之品。汗者,血也。无汗而见血瘀,则于辛于寒最宜,若有汗骨蒸而更用以丹皮辛散,不竟使夺汗无血乎?经曰:热淫于内,泻以甘寒,地骨皮是也。按地骨皮入肺降火,入肾凉血、凉骨,凡五内热淫而见肌肉潮热,二便癃闭,胸胁痛楚,与夫于头而见风痛不休,于表而见潮热无定,于肺而见消渴咳嗽不宁,靡不用此解除。(《本草求真》)

 

集解

1. 《别录》:枸杞,生常山平泽及诸丘陵阪岸,冬采根,春夏采叶,秋采茎实,阴干。

2. 《本草经集注》:今出堂邑,而石头烽火楼下最多,其叶可作羹。

3. 《本草图经》:今处处有之。春生苗,叶如石榴叶而软薄,堪食,俗呼为甜菜。其茎干高三五尺作丛,六月、七月生小红紫花。随便结红实,形微长如枣核,其根名地骨。春夏采叶,秋采茎实,冬采根。

4. 《梦溪笔谈》:大抵出河西诸郡,其次江、淮间埂上者,实圆如樱桃,全少核,暴干如饼,极膏润有味。

5. 《本草衍义》:凡杞未有无棘者,虽大至有成架,然亦有棘。但此物小则多刺,大则少刺,还如酸枣及棘,其实皆一也。今人多用其子。

附注 除枸杞根皮作地骨皮药用外,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根皮亦可作地骨皮入药。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渊贯一,等.生药学杂志()19631716

[2] Funayama S ket alTetra Lett198021(14)1355

[3] Haruki Yamadaet alC A1992117258202e

[4] Yahara Set alTetra Lett198930(44)6041

[5] Yahara Set alC A199111557167g

[6] 诸田隆,等.生药学杂志()198741(3)169

[7] Mamoru Net alChem Pharm Bull198432(9)3584

[8] Mamoru Net alJ Nat Prod198548(2)342

[9] 今井俊司,等.药学杂志()1963831092

[10] Maldoni Bet alC A198810989814h

[11] HarshMLet alC A1989111191501g

药理

[1] 野口卫,等.医学中央杂志()1967223664

[2] 南京第一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心脏血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195955

[3] 石琳,等.中国生理科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药理)1964114

[4] 山西省卫生局.山西医药,1973(9)48

[5] 诸田隆,等.生药学杂志()198741(3)169

[6] Morota Takashiet alJpn Kokai Tokkyo Koho198787164621

[7] Morota Takashiet alJpn Kokai Tokkyo Koho198787164620

[8] Yahara Set alTetra Lett198930(44)6041

[9] 柏萍,等.中国中药杂志,199318(2)116

[10] 罗厚蔚,等.南京药学院学报,1957(2)61

[11] 沈桂月,等.延边医学院学报,199013(3)179

[12] 浙江人民卫生实验院药物研究所.中医药研究参考,19746(1)10

[13] 陈炳铜,等.中华医学杂志,196450(8)524

[14] 王殿佐,等.山西医药杂志,1976(3)51

[15]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病毒组.新医药学杂志,1973(12)38

[16] 王强,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3(3)39

现代临床研究

[1] 罗耀明.广东医学,1983(4)3

[2]中华护理杂志,1986(4)∶封2

[3] 王正惠,等.中华皮肤科杂志,198821(2)94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