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

发布者:邹立思发布时间:2019-04-21浏览次数:138

【药名】
白及

 

【异名】
甘根、连及草《本经》,臼根《吴普本草》,白给《别录》,冰球子《贵州民间方药集》,白鸟儿头《江苏省药用植物志》,地螺丝、羊角七、千年棕、君求子、一兜棕、白鸡儿、皲口药、利知子《湖南药物志》。

 

【释名】
李时珍曰:“其根白色,连及而生,故名白及,其味苦,而曰甘根,反言也。吴普作白根,其根有白,亦通。”连及草之名,当亦是言其根茎连着相及。叶如粽箬,故名千年棕()

 

【品种考证】
白及始载于《本经》,列为下品。《吴普本草》载:茎叶如生姜、藜芦。十月花,直上,紫赤,根白()连。《本草经集注》曰:“叶似杜若,根形似菱米,节间有毛……可以作糊。”《蜀本草》引《图经》曰:”叶似初生縀榈及藜芦。茎端生一台,四月开生紫花。七月实熟,黄黑色。冬凋。根似菱,三角,白色,角头生芽。今出申州,二月、八月采根用。”《纲目》曰:“一科止抽一茎,开花长寸许,红紫色,中心如舌,其根如菱米,有脐,如凫茈之脐,又如扁扁螺旋纹,性难干。”根据各家本草对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的描述及《本草图经》和《纲目》的附图考证,与现今所用的白及相符。

 

【来源】
为兰科植物白及的根茎。

 

【原植物】
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Li.modorum striata Thunb.]

多年生草本,高15~70cm。根茎(或称假鳞茎)三角状扁球形或不规则菱形,肉质,肥厚,富粘性,常数个相连。茎直立。叶片3~5,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8~30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长鞘状,全缘。总状花序顶生,有花3~8朵,花序轴长4~12cm;苞片披针形,长1.5~2.5cm,早落;花紫色或淡红色,直径3~4cm;萼片和花瓣近等长,狭长圆形,长2.8~3cm;唇瓣倒卵形,长2.3~2.8cm,白色或具紫纹,上部3裂,中裂片边缘有波状齿,先端内凹,中央具5条褶片,侧裂片直立,合抱蕊柱,稍伸向中裂片,但不及中裂片的一半;雄蕊与雌蕊合为蕊柱,两侧有窄翅,柱头先端着生1雄蕊,花药块4对,扁而长;子房下位,圆柱形,扭曲。蒴果圆柱形,长约3.5cm,直径约1cm,两端稍尖,具6纵肋。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于山野、山谷较潮湿处。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宜选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而又较为阴湿的砂壤土、夹砂土和腐殖土栽培,不宜在排水不良、粘性重的土壤栽种。

栽培技术 用根茎繁殖。9~10月收获时,选当年生具有嫩芽的块茎及其与先年的老鳞茎毗连接生处切下,按行株距各33cm开穴,深10~13cm,每穴栽种3个,新芽向外,成三角形平放穴中。每1hm2用种茎22.5万个左右。栽后施猪粪水,并盖拌有猪粪水的草木灰或腐熟堆肥。北方于4月底至5月初,将先年贮藏带芽种茎切下,按行株距33cm×17cm开穴,每穴栽1个,覆土3~4cm,稍加镇压,浇水。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每年进行4次,第13~4月苗出齐后,第25~6月生长旺盛期,第38~9月,第4次冬季倒苗后。每年追肥3次,前2次在中耕除草后进行,以猪粪水最好,第38~9月,可用过磷酸钙与堆肥堆沤之后,撒在畦上,结合中耕,混入土中。现蕾时摘除花蕾。遇旱及时灌水。栽后第12年冬季,在行间可间种一季短期蔬菜。

 

【采收加工】
栽种3~4年后的9~10月采挖,将根茎浸水中约1h左右,洗净泥土,除去须根,经蒸煮至内面无白心时取出,晒或炕至表面干硬不粘结时,用硫黄熏1夜后,晒干或炕干,然后撞去残须,使表面成光洁淡黄白色,筛去杂质。

 

【药材及产销】
白及 Rhizoma Bletillae 主产于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浙江、陕西。此外,云南、江西、甘肃、江苏、广西等地也产。以贵州产量最大,质量较好。销全国,并出口。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根茎呈不规则扁圆形或菱形,有2~3分歧似掌状,长1.5~5cm,厚0.5~1.5cm。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细皱纹,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以茎痕为中心,有数个棕褐色同心环纹,环上残留棕色点状的须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半透明,角质样,可见散在的点状维管束。粗粉遇水即膨胀,有显著粘滑感,水浸液呈胶质样。无臭,味苦,嚼之有粘性。以个大、饱满、色白、半透明、质坚实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黄白色。含糊化淀粉粒的薄壁细胞多呈不规则碎块,遇碘液显蓝色。粘液细胞甚大,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至380μm,内含草酸钙针晶束,针晶长18~88μm表皮细胞表面观形状不规则,垂周壁深波状弯曲,壁厚3~6μm,木化或微木化,孔沟明显,平周壁具稀疏短缝状纹孔;断面观类方形,被较厚的角质层。下皮细胞类多角形,壁稍弯曲,有的连珠状增厚,木化。纤维长梭形,壁木化,具斜纹孔或相交成人字形;纤维束周围细小类方形细胞含类圆形硅质块。此外,有梯纹、具缘纹孔及螺纹导管。

理化鉴别 取本品约2g,加水20ml,在沸水中热浸30min,滤过,滤液进行下列试验:取热水提取液1ml,加入新配制的碱性酒石酸铜试剂5~6滴,在沸水浴中加热5min,产生棕红色氧化亚铜沉淀。取热水提取液1ml,加5%α-萘酚乙醇溶液3滴,摇匀,沿试管壁缓缓加入浓硫酸0.5ml,在试液界面处形成紫红色环。(检查糖类)

 

【炮制】
1.白及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档,洗净,闷润至透,切薄片,干燥。

2.白及粉洗净,晒干,研成细粉。

饮片性状:白及为不规则的薄片,表面类白色,角质样,半透明,微显筋脉小点,具粘性,质脆。气微,味淡而微苦,嚼之有粘性。白及粉淡黄白色,无臭,味苦,用水湿润有粘性。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白及粉,密闭,防潮。

 

【药性】
味苦、甘、涩,性微寒。归肺、胃经。

1.《本经》:味苦,平。

2.《吴普本草》:神农:苦。黄帝:辛。李氏:大寒。雷公:辛,无毒。

3.《别录》:味辛,微寒。

4.《日华子》:味甘,蝃。

5.《医学启源》:苦、甘,阳中之阴。

6.《宝庆本草折衷》:苦、辛、甘,平,微寒。

7.《滇南本草》:味辛、平,性微温。

8.《品汇精要》:性平,寒,泄。气薄味厚,阴中之阳。香。

9.《医林纂要·药性》:苦、涩、辛,寒。

10.《本草再新》:入肺、肾二经。

 

【功能主治】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痈疮肿毒,烫灼伤,手足皲裂,肛裂。

1.《本经》: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贼风鬼击,痱缓不收。

2.《别录》:除白癣疥虫。

3.《药性论》:治结热不消,主阴下痿,治面上筎疱,令人肌滑。

4.《新修本草》:手足皲坼,嚼以涂之。

5.《日华子》:止惊邪,血邪,痫疾,赤眼,症结,发背,瘰疬,肠

风,痔瘘,刀箭疮,扑损,温热疟疾,血痢,汤火疮,生肌止痛,风痹。

6.《医学启源》:止肺血。

7.《滇南本草》:治痨伤肺气,补肺虚,止咳嗽,消肺痨咳血,收敛肺气。

8.《医林纂要·药性》:敛肺散瘀,降逆气。

9.《中国药用植物图鉴》:治矽肺。

10.《福建药物志》:补肺生肌,化瘀止血。主治咳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肺脓疡,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吐血,便血,烧伤,乳头及手足皲裂,痈,疔,鸡眼。

 

【应用与配伍】
用于咯血、吐血及外伤出血。白及质粘性涩,有良好的止血效果,主要用于肺、胃出血,因其兼有补肺及收敛生肌之功,故对肺损咯血、溃疡病出血者尤宜,不但能止血,而且有促进病灶愈合的作用。《医说》治多年咳嗽,肺痿而伤,咯血痰红,即以白及为面,糯米饮调服。近亦用治肺结核有空洞者,单用本品即有止血及促使空洞愈合之效。临证多据病情配伍,治肺痨咯血,可与化瘀止血之参三七配合应用,两者相得,一敛一散,既可增强止血作用,又无留瘀之弊。肺阴不足之干咳咯血,常与枇杷叶、藕节、阿胶、生地等配伍,以养阴润肺,止咳止血,方如《证治准绳》白及枇杷丸。

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与乌贼骨相伍,名乌及散,有止血及促进溃疡愈合之功。外伤出血者,可单味研末,或配煅石膏研末外敷,以收敛止血。

用于疮疡肿毒,汤火灼伤,手足皲裂。白及寒凉苦泄,能消肿生肌。凡疮疡初起,单用本品研末外敷,即可获效;或与银花、皂刺、乳香等同施,使疮疡消散,如《外科正宗》内消散。若疮疡已溃,久不收口,可研粉外敷,或与贝母、轻粉伍用,有祛腐生肌敛口之效。治汤火灼伤、手足皲裂、肛裂等,用白及粉麻油调敷,可生肌敛疮,促使裂口愈合。

此外,还可用治肺痈,以咳吐腥痰脓血日渐减少者为宜,可配金银花、桔梗等同用,取其止血生肌,消散痈肿之功。

1.《本草经集注》:紫石英为之使。

2.《得宜本草》:得黄绢、丹皮能补胞损。

3.《得配本草》:得羊肝蘸末,治肝血吐逆;得酒调服,治跌打骨折;配米饮,止肺伤吐血;得榴皮、艾、醋,治心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5~3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涂。

 

【使用注意】
外感及内热壅盛者禁服。反乌头。

1.《本草经集注》:恶理石。畏李核、杏仁。

2.《蜀本草》:反乌头。

3.《本草经疏》:痈疽已溃,不宜同苦寒药服。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