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

发布者:邹立思发布时间:2019-04-20浏览次数:129

【药名】
紫菀

 

【异名】
青菀《吴普本草》,紫《别录》,返魂草根、夜牵牛《斗门方》,紫菀茸《本草述》,关公须《植物名实图考》。

 

【释名】
紫菀,《说文》:“宛,屈草自覆也。”《纲目》:“其根色紫而柔宛,故名。”青与紫色近,故亦称青菀。

 

【品种考证】
紫菀始载于《本经》,列为中品。《本草经集注》曰:“紫菀,近道处处有,生布地,花亦紫,本有白毛,根甚柔细。”所述与现代商品紫菀一致。但历代本草收载的紫菀不止一种,《本草图经》载:“紫菀,三月内,布地生苗叶,其叶三四相连,五月六月内开黄紫白花,结黑子,本有白毛,根甚柔细,二月三月内取根,阴干用。”所附成州紫菀、解州紫菀、泗州紫菀图的植物形态皆不相同。可知古代所用紫菀,花已有黄、紫、白三种。按成州即今甘肃省成县,所产紫菀开紫白色花,有基生叶,与今所用紫菀相近。解州在今山西省运城县境内,所产紫菀开黄色花,花序作总状排列,与橐吾属(Ligularia)植物相近,现今西北地区所用紫菀多为橐吾属植物。

 

【来源】
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和根茎。

 

【原植物】
紫菀 Aster tataricus L.f.  又名:青牛舌头花(河北)

多年生草本,高40~150cm。茎直立,通常不分枝,粗壮,有疏糙毛。根茎短,密生多数须根。基生叶花期枯萎、脱落,长圆状或椭圆状匙形 ,长20~50cm,宽3~13cm,基部下延;茎生叶互生,无柄,叶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8~35cm,宽5~10cm,中脉粗壮,有6~10对羽状侧脉。头状花序多数,直径2.5~4.5cm,排列成复伞房状; 总苞半球形,宽10~25mm,总苞片3层,外层渐短,全部或上部草质,顶端尖或圆形,边缘宽膜质,紫红色;花序边缘为舌状花,约20多个,雌性,蓝紫色,舌片先端3齿裂,花柱,柱头2分叉;中央有多数筒状花,两性,黄色,先端5齿裂;雄蕊5;柱头2分叉。瘦果倒卵状长圆形,扁平,紫褐色,长2.5~3mm,两面各有1脉或少有3脉,上部具短伏毛,冠毛污白色或带红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紫菀生于低山阴坡湿地、山顶和低山草地及沼泽地。分布于东北、华北及河南西部、陕西、甘肃南部及安徽北部、河南西部。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涝、怕干旱。冬季气温-20℃时根可以安全越冬。除盐碱地外均可栽种,尤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粘性土不宜栽培。忌连作。

栽培技术 用根茎、根头繁殖。根茎繁殖:11月上旬至4月上旬,选择鲜嫩、粗壮、节密、无病虫害的紫红色的根茎,截成5~8cm长的小段,每段应带有2~3个芽作种茎。条栽,按行株距30cm开沟,沟深9cm,每隔24cm顺沟平放种根一段,覆土、镇压、浇水。穴栽,按行株距30cm×24cm开穴,穴深3~5cm,平放种茎2~3段,覆土、浇水。气温在10~15℃时,约经10~15天左右出苗。根头繁殖:将带有须根的根头分切成几小块,按行距30cm开沟,沟深3~6cm,每隔12~15cm栽种1块,芽头向上,覆土,稍加镇压、浇水。春栽根状茎需窖藏。

田间管理 出苗后要间苗,除去密苗、弱苗。6~7月要经常浇水保湿,但不可过湿,以免影响扎根;并追施硫酸铵,过磷酸钙。抽苔时要摘花苔。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白绢病、褐斑病,可喷1∶1∶100倍波尔多液或多抗霉素200倍液。虫害有地老虎、蛴螬、菜青虫等为害。

 

【采收加工】

10月下旬至翌年早春,待地上部分枯萎后,挖掘根部,除去枯叶,将细根编成小瓣状,晒至全干。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根茎不规则块状,长2~5cm,直径1~3cm;表面紫红色或灰红色,顶端残留茎基及叶柄残痕,中下部丛生多数细根;质坚硬,断面较平坦,显油性。根多数,细长,长6~15cm,直径1~3mm,多编成辫状;表面紫红色或灰红色, 有纵皱纹;质较柔韧,易折断,断面淡棕色,边缘一圈现紫红色,中央有细小木心。气微香,味甜、微苦。紫菀(根及根茎)外形以根长、色紫红、质柔韧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表皮细胞类圆形或类方形,多脱落或皱缩,内含紫红色色素。下皮细胞1列,略切向延长,侧壁及内壁增厚,有的内含紫红色色素。皮层宽广, 有少数厚壁细胞,散在;油管呈类圆形或扁圆形,直径30~75μm,位于皮层内侧,常与韧皮部束同数并相对;内皮层明显。中柱小,中柱鞘1~2列细胞;初生木质部4~6原型。中央常有髓。本品薄壁细胞含菊糖。

粉末特征:红棕色。①菊糖碎块,用冷水合氯醛装置,呈扇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现放射状线纹。②下皮细胞紫红色、淡黄棕色或无色;表面观略呈长方形,垂周壁稍增厚,细波状弯曲。石细胞(根茎)单个散在,类长方形、类圆形或圆三角形,直径44~154μm,长95~177μm,壁厚6~22μm,层纹及孔沟明显,有的胞腔内含草酸钙簇晶或黄棕色物。厚壁细胞长条形,直径38~73μm,长可至315μm,壁厚2~10μm,非木化,纹孔排列成纵行。油管碎片易见,分泌细胞及管道内均含黄棕色或红棕色分泌物。草酸钙簇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直径8~20μm,有的一个细胞含数个结晶,或含晶细胞纵向连接,簇晶排列成行。此外,可见木纤维、导管等。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水20ml,置60℃水浴上加热10分钟,趁热滤过,放冷。取滤液2ml,置带塞试管中,用力振摇1分钟,产生持久性泡沫,10分钟内不消失。( 检查皂甙)

 

【炮制】
1.紫菀 《千金翼方》:洗去土,暴干乃称之。《局方》:去苗叶及土。《伤寒总病论》:去芦。《证治要诀类方》:洗,去心。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残茎及杂质,抢水洗净,润透,切厚片或段,干燥

2.蜜紫菀 《雷公炮炙论》:采得后,去头土了,用东流水淘洗令净, 用蜜浸一宿,至明于火上焙干用。凡修一两,用蜜二分。《药品辨义》:净去砂土, 须中有白色者亦去之,芦头并梢不用,蜜水拌焙干用。《本草经解》:蜜蒸。 《本草求真》:去头须,蜜水炒用。现行,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净紫菀片或段,拌匀,闷透,用文火炒至棕褐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紫菀100kg, 用炼蜜25kg

3.炒紫菀《局方》:微炒过,方入药用。《幼幼集成》:微炒,研末。现行,取净紫菀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老黄色或微焦。取出,放凉。

4.蒸紫菀《增广验方新编》:饭上蒸一次,再炒。现行,取净紫菀片,置蒸笼内,蒸约1小时(以上气后算起)取出,干燥。

5.麸紫菀 :先将锅烧热,撒入麦麸,待冒烟时,加入紫菀片,拌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麦麸,放凉。每紫菀100kg,用麦麸25kg

饮片性状:  紫菀为不规则的厚片或小段状。切面皮部紫红色,木部灰白色,有黄白色的筋脉点,周边紫红色或灰红色,有纵皱纹,质软而柔韧。气微香,味甜、微苦。蜜紫菀形如紫菀,表面棕褐色或紫棕色,味甜。炒紫菀形如紫菀,老黄色。蒸紫菀形如紫菀,色泽加深。麸炒紫菀形如紫菀,淡黄色,略具麸香气。贮干燥容器内,蜜紫菀、炒紫菀、蒸紫菀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药性】

味苦、辛,性温。归肺经。

1.《本经》:味苦,温。

2.《别录》:辛,无毒。

3.《药性论》:味苦,平。

4.《品汇精要》:味苦、辛,性温散。气厚味薄,阳中之阴。臭香。

5.《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二经。

6.《本草经疏》:入手太阴,兼入足阳明。

7.《本草通玄》:辛、甘,微温。

8.《药品化义》:气和,味甘带苦,性凉,能开能降。入肺、心、肝、胃、 肾五经。

 

【功能主治】

润肺下气,化痰止咳。治咳嗽,肺虚劳嗽,肺痿肺痈,咳吐脓血,小便不利。

1.《本经》: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蹶,安五脏。

2.《别录》:疗咳唾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补不足,小儿惊痫。

3.《药性论》:能治尸疰,补虚下气,及胸胁逆气,治百邪鬼魅,劳气虚热。

4.《新修本草》:治气喘,阴痿。

5.《日华子》:调中及肺痿吐血,消痰,止渴,润肌肤,添骨髓。

6.《本草衍义》:益肺气。

7.王好古:主息贲。(引自《纲目》)

8.宁源《食鉴本草》:主肺经虚热,开喉痹,取恶涎。

9.《本草汇言》:治老人血枯气燥,大便不通。

10.《本草从新》:专治血痰,为血劳圣药。又能通利小肠。

11.《本草再新》:润肺下气,寒痰及虚喘者宜之。

12.《本草求原》:利小便淋浊。

 

【应用与配伍】

用于咳嗽。紫菀性温而不热,质润而不燥;味苦兼辛,能开泄肺郁,化痰止嗽,咳嗽无论外感、内伤,皆可用之。治风寒郁肺,咳嗽不止,咯痰不爽,常与荆芥、桔梗、百部等同用,以散邪开肺,止咳化痰,如《医学心悟》止嗽散。若肺虚劳嗽,吐痰吐血,常与阿胶、知母、贝母等同用,以润肺清热,化痰止血,如海藏紫菀散。若久嗽不愈,可与款冬花相须而用,其效更佳,如《千金要方》治三十年嗽方,即此二味同用。

用于小便不通。本品能开肺郁,开上以泄下,使膀胱气化得利。凡小便不通者用之,可使之通利。可单味应用,如《千金要方》治妇人卒不得小便,单用本品为末服之。亦可与茯苓、通草等同用。

1.《本草经集注》:款冬为之使。

2.《药品化义》:同生地、麦冬入心,宁神养血;同丹皮、赤芍入胃,清热凉血。

3.《本草述》:(紫菀)与麦冬,皆虚劳吐血咳嗽要药,然二味实宜相佐为功。

4.《得宜本草》:得白前、半夏、大戟, 治水气喘逆。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10g;或入丸、散。润肺宜蜜炙用。

 

【使用注意】

有实热者慎服。

1.《本草经集注》:恶天雄、瞿麦、雷丸、远志。畏茵陈蒿。

2.《新修本草》:恶藁本。

3.《本草正》:劳伤肺肾,水亏金燥而咳喘失血者,则非所宜。

4.《本经逢原》:大泄肺气,阴虚肺热干咳禁用。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