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川牛膝
异名:牛膝(四川、贵州、云南),天全牛膝、都牛膝、米心牛膝、家牛膝、肉牛膝、大牛膝、拐牛膝、甜牛膝、甜川牛膝、龙牛膝(四川)。
品种考证:川牛膝之名,在本草书籍中最早见于明初的《滇南本草》,该书谓白牛膝强筋之功甚于川牛膝。此处所指的川牛膝,究竟是指四川产的牛膝属( Achyranthes )牛膝,还是指杯苋属( Cyathula )之川牛膝,由于未有形态说明,很难考订其原植物。李中梓《雷公炮制药性解》云:川牛膝所禀厚,故肥而长。以及张山雷《本草正义》(1932年)观察到当时一种市售其形甚大而性质空松的川牛膝,均与现商品川牛膝相近。
来源:为苋科植物川牛膝的根。
原植物:川牛膝 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 C.capitata auct.non Moq.; C.tomentosa auct.non(Roth)Moq.]又名:毛药、红毛药《贵州中草药名录》。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主根圆柱状,皮近白色。茎略四棱,多分枝,疏生长糙毛。叶对生;叶柄长5~15mm;叶片椭圆形或狭椭圆形,少数倒卵形,长3~12cm,宽1.5~5.5cm,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全缘,上面贴生长糙毛,下面毛较密。复聚伞花序密集成花球团;花球团多数,直径1~1.5cm,淡绿色,干时近白色,在枝端花序轴上交互对生,密集或相距2~3cm;复聚伞花序3~6次分歧;聚伞花序两性,花在中央,不育花在两侧;苞片卵形,长4~5mm,光亮,先端刺芒或钩状;不育花的花被片变成具钩的坚硬芒刺;两性花长3~5mm,花被片披针形,先端刺尖头,内侧3片较窄;花丝基部密生节状束毛,退化雄蕊长方形,长0.3~0.4mm,宽约为长的1/2,先端齿状浅裂;子房圆筒形或倒卵形,长1.3~1.8mm,花柱长约1.5mm,宿存,柱头头状。胞果椭圆形或倒卵形,长2~3mm,直径1~2mm,淡黄色,包裹在宿存花被内。种子椭圆形,透镜状,长1.5~2mm,带红色,光亮。花期6~7月,果期8~9月。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凉爽、湿潮气候。四川省多栽培于海拔1200~2400m的高寒山区。以1500~1800m的山区栽培为最好,根的品质、产量均高,宜向阳、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栽培。忌连作。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应采收3~4年生植株的种子作种。春播3~4月;秋播9月。主产区采取高山春播,低山秋播。播种前用草木灰加入少量人畜粪水湿润后与种子充分混合。穴播,按行株距各33~45cm开穴,穴要浅平,施肥后每穴撒拌灰种子一撮,约有种子10粒左右;条播行距33~40cm。每1hm2用种量7.5~11.25kg。
田间管理 出苗后,待苗高5~6cm和10cm时,各间苗1次,每穴定苗2~4株。条播按株距10cm定苗。第1年中耕除草3~5次,以后每年2~3次。每年结合中耕追肥2~3次,第1、2次施人畜粪水,或腐熟油饼;第3次施人畜粪水、草木灰,也可以施氮磷钾复合肥料、尿素等,并培土根部防冻。
病虫害防治 白锈病,发病初期可喷1∶1∶120波尔多液防治。根结线虫病为害,防治应忌连作,选用无病地。大猿叶虫为害,可用敌百虫1000倍液毒杀。
采收加工:播种后3~4年收获。于10~11月植株枯萎后挖掘根部,去掉泥土、芦头和须根,割下侧根,使主根、侧根成单支,扎成小把用微火烘炕或曝晒,半干时堆积回润后,再烘或晒至全干。
药材及产销 川牛膝Radix Cyathulae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近年来陕西、湖北、湖南有栽培。销全国各地。
药材鉴别: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稍弯曲,略有分枝,长25~60cm,直径0.5~3cm。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有稍扭曲的纵皱纹及侧根痕,并有明显横长突起的皮孔;根上部残留木质根茎。质韧,不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或棕黄色,维管束点状,断续排列成数轮同心环。气微,味甜。以条粗壮、质柔韧、分枝少、断面浅黄色者为佳。显微鉴别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皮层狭窄。中柱大,异常维管束断续排列成4~11轮,外轮维管束较小,向内渐大。木质部有导管及纤维。中央次生构造分成2~9股。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理化鉴别 本品断面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淡绿黄色荧光,滴加1%氢氧化铵后显绿黄色荧光。品质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版规定:本品水浸出物不得少于65.0%。
商品规格 一等:根上中部直径1.8cm以上;二等:上中部直径1cm以上;三等:中部直径1~0.4cm,长短不限。
炮制:1.川牛膝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芦头,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2.酒川牛膝取川牛膝片,加黄酒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川牛膝100kg,用黄酒10kg。
3.盐川牛膝取川牛膝片,加盐水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川牛膝100kg,用盐2kg。
饮片性状:川牛膝为类圆形薄片,余参见药材鉴别项。酒川牛膝表面暗褐色,微有酒气。盐川牛膝,表面暗褐色,味咸。
贮干燥容器内,酒川牛膝、盐川牛膝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药性: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肾经。
1.《全国中草药汇编》:甘、微苦,平。
2.南药《中草药学》:入肝、肾经。
3.《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苦、酸,平。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祛风利湿。主治血瘀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热淋,石淋,痛经,风湿腰膝疼痛,跌打损伤。
1.《雷公炮制药性解》:主补精髓。
2.《会约医镜》:去脚膝风湿,非补剂可用。
3.《本草正义》:用之于肩背手臂,疏通脉络,流利关节。
4.《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湿腰膝疼痛,大骨节病,小儿麻痹后遗症,尿痛,尿血,血瘀经闭,难产,胎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
5.《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活血祛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血滞经闭、痛经、牙痛、吐血、衄血、关节肿痛和跌打损伤。
应用与配伍 用于血瘀经闭、痛经及跌打损伤。川牛膝有活血祛瘀之功。治血瘀经闭、痛经,可配当归、川芎、红花共奏活血通经止痛之效;治跌打损伤,可配乳香、血竭等以活血祛瘀止痛。
用于风湿腰膝疼痛,关节不利。川牛膝善于活血通络,祛风湿,利关节。每与桑寄生、续断、独活等配伍以协同奏效。湿热下注,关节红肿疼痛,可与黄柏、苍术同用。
用于血淋,尿血。取川牛膝能利尿通淋、祛瘀,可与木通、瞿麦、蒲黄等配伍以增强疗效。 南药《中草药学》:风湿腰膝疼痛,四肢拘挛,配桑寄生、威灵仙、五加皮等;血淋,配冬葵子、蒲黄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或泡酒。
使用注意:孕妇及月经过多者禁服。《湖南药物志》:脾虚泄泻不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