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

发布者:邹立思发布时间:2019-04-21浏览次数:85

【药名】
半夏

 

【异名】
水玉、地文《本经》,和姑《吴普本草》,守田、示姑《别录》,羊眼半夏《新修本草》,地珠半夏《昆明药用植物调查报告》,麻芋果《贵州民间方药集》,三步跳、泛石子《湖南野生植物》,老和尚头、老鸹头《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地巴豆《河北药材》,无心菜根、老鸹眼《山东中药》,地雷公、狗芋头《中药志》。

 

【释名】
《纲目》:“《礼记·月令》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守田会意;水玉因形。”其块茎小圆,故名羊眼、地珠、地巴豆等。

 

【品种考证】
半夏,始载于《本经》,列为下品。《别录》云:“生槐里川谷。五八月采根暴干。”《新修本草》云:“生平泽中者,名羊眼半夏,圆白为胜。《蜀本草》云:“苗一茎,茎端三叶,有二根相重,上小下大,五月采则虚小,八月采实大。”《本草图经》谓:“半夏,以齐州者为佳。二月生苗,一茎,茎端出三叶,浅绿色,颇似竹叶而光。”其后,历代本草多有记载,所述形态及附图的特征,均与今天南星科半夏之原植物一致。

 

【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

 

【原植物】
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Breit.[ Arum ternatum Thunb.]又名:三叶半夏《全国中草药汇编》。

多年生草本,高15~30cm。块茎球形,直径0.5~1.5cm。叶2~5,幼时单叶,2~3年后为三出复叶;叶柄长达20cm,近基部内侧和复叶基部生有珠芽;叶片卵圆形至窄披针形,中间小叶较大,长5~8cm,两侧小叶较小,先端锐尖,两面光滑,全缘。花序柄与叶柄近等长或更长;佛焰苞卷合成弧曲形管状,绿色,上部内面常为深紫红色;肉穗花序顶生;其雌花序轴与佛焰苞贴生,绿色,长6~7cm;雄花序长2~6cm;附属器长鞭状。浆果卵圆形,绿白色。花期5~7月,果期8月。南方1年出苗2~3次,故9~10月间仍可见到花果。

生于山地、农田、溪边或林下。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温和湿润气候和荫蔽的环境,怕高温、干旱及强光照射,耐寒。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土壤粘重不宜种植。忌连作,可与果树、农作物间、套作。

栽培技术 半夏有四个品系:小披针叶型、大披针叶型、五出叶型和椭圆叶型。用块茎、种子和珠芽繁殖。块茎繁殖:块茎繁殖增重快,当年就可收获,一般多用此法。9月下旬将地下茎挖出,选横径0.5~1cm的块茎作种,栽种量1hm² 2250kg左右。秋栽或春栽,行株距为20cm×3cm。珠芽繁殖:在5~6月,选叶柄下成熟的珠芽进行繁殖,开沟栽种,行株距为15cm×3cm。种子繁殖:夏秋季种子成熟时,随采随播,也可贮藏于湿沙中翌年春播。条播,行距15cm,开2cm深的沟,将种子撒于沟内,覆土。

田间管理 半夏植株矮小,在生长期间要经常松土除草。除施足基肥外,还要及时进行追肥培土,5月下旬或6月上旬,将圈肥与尿素拌匀,沟施结合培土。如不留种,应摘去半夏的花序,可提高块茎产量。干旱注意浇水,雨季及时排水,防止积水,以防烂根。在无荫蔽的地方栽培,最好与其他作物间作,以防夏季烈日照射为害。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叶斑病,可喷1∶1∶15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块茎腐烂病可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射。虫害有红天蛾,为害叶,可人工捕杀或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雾。还有金针虫、蛴螬等为害。

 

【采收加工】
种子繁殖培育3年;珠芽繁殖培育在第2年,块茎繁殖春栽当年9月下旬至11月收获。挖取块茎,筛去泥土,按大、中、小分开,放筐内。于流水下用棍棒捣脱皮,也可用半夏脱皮机去皮,洗净,晒干或烘干。

 

【药材及产销】
半夏 Rhizoma Pinelliae Ternatae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野生。主产于四川、湖北、河南、安徽、山东等地。此外,湖南、江苏、浙江、江西、云南等省也产。以湖北、河南、山东所产品质较佳,并有出口。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块茎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0.8~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中心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棕色凹点状的根痕;下端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以个大、质坚实、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显微鉴别 块茎横切面:外侧基本薄壁细胞含淀粉粒较少,渐次向内含淀粉粒渐多,薄壁组织中散有椭圆形粘液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束,针晶长20~144μm。维管束纵横散列。淀粉粒众多,单粒类圆形、半圆形或钝多角形,直径4~30μm,脐点裂缝状、点状或星状;复粒以2~4粒为多见,偶有至8分粒的。

粉末特征:类白色。①淀粉粒单粒类球形或圆多角形,直径4~30μm,脐点短缝状、点状或星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复粒由2~8分粒组成。草酸钙针晶随处散在,或成束存在于椭圆形粘液细胞中,针晶长20~144μm螺纹及环纹导管直径10~38μm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60℃~90℃)10ml,冷浸1昼夜,吸取上清液30μl点样,以β-谷甾醇为对照品。分别点样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9.5∶0.5)展开,10%磷钼酸乙醇液喷雾,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显相同斑点。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0ml80℃回流提出4h,滤过。浓缩甲醇液供点样,以精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为对照品。分别点样于硅胶G-CMC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35∶10∶10)展开,用0.2%茚三酮丙酮溶液喷雾,热气流烘烤,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斑点。

商品规格 一等:块茎呈圆球形、半圆球形或稍偏斜,去净外皮。表面白色或浅黄白色,上端圆平,中心凹陷,周围有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平滑。质坚实。断面洁白或白色,粉质细腻。气微,味辛、麻舌而刺喉。每1kg 800粒以内。二等:每1kg1200粒以内,余同一等。三等:每1kg 3000粒以内,余同一等。统货:块茎略呈椭圆形、圆锥形或半圆形,去净外皮,大小不分。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略有皱纹,有的下端略尖。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辣、麻舌而刺喉。颗粒不得小于0.5cm

 

【炮制】
1.生半夏《金匮玉函经》:汤洗十数度,令水清滑尽。《圣惠方》:为末。《注解伤寒论》:破如枣核。《朱氏集验方》:汤泡,洗浸。切作片如纸薄。《医学纲目》:去皮脐。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有毒,多外用,以消肿止痛为主。

2.清半夏《圣济总录》:白矾水浸七日,焙干。《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白矾水浸,去滑,炒黄。《证治准绳》:白矾水煮干为度。现行,矾泡: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8%的矾溶液浸泡,至内无干心,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洗净,切厚片,干燥。每半夏100kg,用白矾20kg矾煮:取拣净的半夏,用凉水浸漂,避免日晒,根据其产地、质量及大小斟酌调整浸泡日数,泡至10d后,如起白沫时,每半夏100kg,加白矾2kg,泡1d后再进行换水,至口尝无麻辣感后,加白矾与水共煮透,取出,晾至6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每半夏100kg,用白矾12.5kg(夏季用14.5kg)矾腌:取净生半夏,大小分开,分别倒入容器内,放入清水浸泡,水量以淹过半夏的15cm为宜,春秋每日翻倒,换水2次,夏季每日3次,浸泡3d,待腌。取净白矾粉末,取少量泡好半夏铺于容器内,上面撒一层白矾面,再铺一层半夏,如此,半夏与白矾面层层铺均,然后加入清水淹没,淹至3d,再将白矾水撒掉,换清水浸泡1d,取出置沸水锅中,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缓煮,随时翻动,煮至2~3h后切开,口尝微有麻辣感时,捞出。干燥。用时粉成颗粒状。每净半夏100kg,用白矾10kg。与白矾共煮后,消除其辛辣刺喉的副反应,降低了毒性,以燥湿化痰为主。

3.姜半夏《圣济总录》:一两,切生姜十片同水煮过。《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汤洗七次,生姜汁浸半日,候干用。汤洗七次,姜拌,炒黄。《医学纲目》:汤洗了,用生姜捣如泥,堆新瓦上,文武火焙黄。《本草原始》:半夏洗净焙干,捣罗为末,以生姜自然汁和匀为饼子,用湿纸裹于慢火中煨令香熟,水两盏用饼子一块如弹丸大。《药品辨义》:用水浸透,内无白星为度,入明矾生姜水煮透,略干,切片。现行,姜矾煮制: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时,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半干,切薄片,干燥。每半夏100kg,用生姜25kg,白矾12.5kg姜矾腌制: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白心时取出,滤干,切厚片,加姜汁拌至吸尽,再加白矾粗粉,反复搅拌使匀透,置缸内腌48h,然后沿缸边加入清水至超过半夏平面约10cm,注意不使白矾粉冲沉缸底,继续腌2~4d,至口嚼无麻辣感时取出,洗去白矾粉,干燥。每半夏100kg,用生姜18kg,白矾20kg姜矾蒸制:每取生半夏5kg,大小分开,加水浸泡至内无白心,稍晾。另取生姜1.25kg,捣绒煎汤,加明矾0.620kg,溶化后,与半夏拌匀,待汁吸尽后,与半夏蒸至透心,取出,切片,干燥。④姜炒:取鲜姜切片熬水去渣,拌入半夏片内,晾七成干后,用微火炒至稍变黄。每半夏片0.5kg,用鲜姜0.06kg。姜炙后以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

4.法半夏《纲目》:用大半夏,汤洗七次,焙干再洗,如此七转,以浓米泔浸一日夜,每一两用白矾一两半,温水化,浸五日,焙干,以铅白霜一钱,温水化,又浸七日,以浆水慢火内煮沸,焙干收之。《本草汇纂》:浸七日,逐日换水,沥去其涎,同皂荚、白矾、姜汁、甘草递浸,以制其毒。次用皂荚水、白矾水、生姜水、甘草水各浸七日夜,即为法制。现行,石灰甘草制: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去水,加入甘草石灰液(取甘草加适量水煎2次,合并煎液,倒入加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浸泡,每日搅拌1~2次,并保持pH12以上,至口尝微有麻舌感,切面黄色均匀为度,取出,洗净,阴干或烘干。每半夏100kg,用甘草15kg,生石灰10kg。法半夏以治寒痰、湿痰为主,同时具有调脾和胃的作用。半夏炮制入药历史悠久,文献记载的炮制方法十分繁多,全国各地半夏的炮制工艺相差悬殊,极不统一。目前改进后的清半夏、姜矾制半夏、石灰甘草液制半夏的新工艺使用较普遍,解毒效果好,生产周期短,制品质量高。在半夏的刺激成分和有效成分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半夏炮制去毒的关键不在于水漂,而在于适宜的辅料或加热处理。白矾、石灰、甘草与半夏可拮抗作用而解毒,生姜对半夏无解毒作用,而起协同增效作用。

经临床观察和药理实验证明,生半夏的毒性主要表现对多种粘膜的刺激,导致失音、呕吐、水泻等副反应。这种刺激物质不溶或难溶于水,但可以通过煎煮而除去。故生半夏入汤剂,在常用剂量下临床上是可以采用的。但用于妊娠呕吐应持慎重态度,因其对胎鼠有致畸作用。115~121℃热压处理可消除半夏的刺激性。明矾制半夏主要是解毒,同时可防止半夏在浸泡过程中发酵腐败。因为明矾为硫酸铝钾,是一种复盐,经水解作用,或水中的碳酸盐、重碳酸盐作用而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此胶体表面大,吸附力强,可将半夏的毒性物质及水中的悬浮物、微生物吸附凝聚。

总之,在半夏的有效成分和有毒成分尚未探明的情况下,何种炮制方法最好,仍需深入研究。

饮片性状:生半夏参见药材鉴别项。清半夏为类圆形或肾形厚片,直径6~18mm,表面乳白色,周边黄棕色,中间隐显黄白色筋脉点。气微辣涩。姜半夏形如清半夏,薄片,表面有光泽,透明,片面灰黄色或淡黄色,角质样,质脆。微有辣味,微具姜气。法半夏形如生半夏,内外皆呈黄色或淡黄白色,粉性足,质松脆,气微,味淡。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性】
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1.《本经》:味辛,平。

2.《别录》:生微寒,熟温,有毒。

3.《药性论》:有大毒。

4.《日华子》:味蔃辛。

5.《珍珠囊》:苦、辛。

6.《医学启源》:气微寒,味辛、平。《主治秘要》云:性温,味辛、苦,气味俱薄,沉而降,阴中阳也。

7.《汤液本草》:入足阳明经,太阴经,少阳经。

8.《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三经。

9.《本草经疏》:入足太阴、阳明、少阳,亦入手少阴经。

10.《本草汇言》:有小毒,入手阳明、太阴、少阴三经。

11.《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经。

 

【功能主治】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1.《本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2.《别录》: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逆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堕胎,疗痿黄,悦泽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

3.《药性论》:能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新生者摩涂痈肿不消,能除瘤瘿。气虚而有痰气,加而用之。

4.《蜀本草》:熟,可以下痰。

5.《日华子》:治吐食反胃,霍乱转筋,肠腹冷,痰疟。

6.《本草图经》:主胃冷呕哕,方药之最要。

7.《珍珠囊》:除痰涎,胸中寒痰,治太阳痰厥头痛。

8.《医学启源》:治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大和胃气,除胃寒,进饮食。治太阴(注:''原作'',从《汤液本草》改)痰厥头痛,非此不能除。《主治秘要》云:其用有四:燥脾胃湿一也;化痰二也;益脾胃之气三也;消肿散结四也。

9.朱丹溪:治眉棱骨痛。(引自《纲目》)

10.王好古:补肝风虚。(引自《纲目》)

11.《本草蒙筌》:截痰厥头痛,止痰饮胁痛,散逆气,除呕恶,开结气,发音声,脾泻兼驱,心汗且敛。

12.《纲目》:除腹胀,目不得瞑,白浊,梦遗,带下。

13.《本草从新》:能走能散,和胃健脾,除湿化痰,发表开郁,下逆气,止烦呕,发声音,救暴卒。

14.《医林纂要·药性》:润肾补肝,健脾和胃,开阖阴阳,通利关节。

 

【应用与配伍】
用于咳喘痰多。半夏味辛性温燥,功擅燥湿化痰。治湿痰壅滞,咳嗽声重,痰白质粘者,常与橘红、茯苓等同用,以燥湿化痰,使气顺痰消,而咳逆可止,如《局方》二陈汤。若寒饮伏肺,咳嗽气喘,痰多清稀,形寒背冷,感寒易发者,常与麻黄、桂枝、干姜、细辛等同用,以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如《伤寒论》小青龙汤。若热痰犯肺,咳嗽痰黄质稠者,可与黄芩、天南星同用,以清热化痰,如《洁古家珍》小黄丸;亦可与栝楼、贝母、黄芩等同用。用于呕吐。半夏味辛,能散逆气,和胃降逆而止呕,为治呕吐之要药。

常与生姜同用,益增止呕之效,如《金匮要略》小半夏汤。若胃中有寒,干呕,吐涎沫,可与干姜同用,以温胃止呕,如《金匮要略》半夏干姜散。若胃中有热,则与黄连、竹茹、橘皮同用,以清热和胃,降逆止呕,如《温热经纬》黄连竹茹橘皮半夏汤。若胃虚不纳,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常与人参、白蜜同用,以补中降逆,如《金匮要略》大半夏汤。半夏虽属妊娠忌用之品,但妊妇脾胃虚弱,痰饮内停,浊阴上冲,而呕吐不止者,可宗《内经》有故无殒之义,用本品配干姜、人参同用,以温中益气,化痰降逆而止呕,如《金匮要略》干姜人参半夏丸。

用于胸脘痞、痛等证。半夏辛散消痞,化痰散结。治寒热互结于中,脾胃升降失常,心下痞满不痛,或呕吐、下利者,可与黄连、黄芩、干姜、人参等同用,以苦降辛开,消痞补中,调和寒热,如《伤寒论》半夏泻心汤。若痰热互结,气机不畅,胸脘痞满,按之则痛者,常与黄连、瓜蒌实同用,以清热化痰,散结消痞,如《伤寒论》小陷胸汤。治胸痹,胸阳不振,痰浊较甚,心痛彻背者,常与栝楼、薤白、白酒同用,以通阳散结,化痰宽胸,如《金匮要略》栝楼薤白半夏汤。

用于梅核气,因气滞痰凝、咽中似有物阻,吐之不出,吞之不下者,常与厚朴、紫苏叶等同用,以行气化痰,散结降逆,如《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用于头痛,眩晕。半夏善化湿痰。治痰湿内蕴,上蒙清阳,头痛而重,或头晕目眩,甚则呕吐痰涎者,常与白术、天麻、生姜等同用,以化湿痰而熄内风,如《古今医鉴》半夏白术天麻汤。

用于夜卧不安。半夏化痰和胃。治痰饮内阻,胃气不和,夜不得卧,常与秫米同用,以和胃气而安眠,如《灵枢·邪客篇》半夏汤。

用于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半夏化痰散结,治瘿瘤痰核,常与海藻、香附、青皮等同用,共奏行气化痰软坚之效,如《外科正宗》通气散坚丸、海藻玉壶丸。若痈疽肿毒,初起时常用半夏外敷,如《肘后方》治痈疽鮅乳诸肿毒,用半夏末、鸡子白调涂;或半夏用水磨敷,有散结、消肿、止痛之效。

1.《本草经集注》:射干为之使。

2.《药性论》:柴胡为之使。

3.张洁古:半夏,热痰佐以黄芩,风痰佐以南星,寒痰佐以干姜,痰痞佐以陈皮、白术。孕妇忌之,用生姜则无害。(引自《纲目》)

4.《汤液本草》:助柴胡能主恶寒,又助黄芩能去热。

5.《本草蒙筌》:火热痰,老痰胶,加芩、连、栝楼、海粉;寒痰清,湿痰白,入姜、附、苍术、陈皮。风痰卒中昏迷,皂角、天南星和;痰核延生肿突,竹沥、白芥子掺。

6.《本经逢原》:半夏同苍术、茯苓治湿痰,同瓜蒌、黄芩治热痰,同南星、前胡治风痰,同芥子、姜汁治寒痰,惟燥痰宜瓜蒌、贝母,非半夏所能治也。

7.《本草经解》:同甘草,治风痰喘急;同黄芩、姜汁,治上焦热痰;同白芍、甘草、黄芩,治身热吐泻;同瓜仁,治肺热咳;同陈皮,治痰饮;同白茯,治水饮;同人参,治反胃;同白茯、甘草丸,名消暑丸,治伏暑。

8.《得宜本草》:得硫黄,治老人虚秘;得牡蛎、猪苓,治无管摄之遗浊。

9.《得配本草》:配秫米,和营卫;配猪苓、牡蛎,治梦遗;配白蔹,治金刃入骨。入苦寒药,能散火;入气分药,和中气;入阴分药,散郁热;佐滋阴药,能开燥。佐竹茹,治惊悸;佐蒌仁,治邪热结胸;佐芩、连,治火痰、老痰;佐姜、附,治寒痰、湿痰。

10.《本草害利》:孕妇服之,能损胎,若与参、术并行,但有开胃之功,亦不损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生品研末,水调敷,或用酒、醋调敷。

 

【使用注意】
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血证及燥痰者禁服,孕妇慎服。半夏使用不当可引起中毒,表现为口舌咽喉痒痛麻木,声音嘶哑,言语不清,流涎,味觉消失,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出现喉头痉挛,呼吸困难,四肢麻痹,血压下降,肝肾功能损害等,最后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1.《本草经集注》:恶皂荚,畏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甲,反乌头。

2.《药性论》:忌羊血、海藻、饴糖。

3.《珍珠囊》:与乌羊血、鳖甲、皂荚、雄黄相反。

4.《医学启源》:渴则忌之。

5.《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6.《本草经疏》:古人立三禁,谓血家、渴家、汗家也。故凡一切吐血、衄血、咯血、齿衄、舌上出血、金疮、产后失血过多、尿血、便血,肾水真阴不足发渴、中暑发渴;阳虚自汗、阴虚盗汗、内热烦躁出汗诸证,皆所当禁者也。

7.《本草求真》:肺病咳嗽,痨瘵吐痰,阴虚血少,痰因火动,孕妇并禁用。

8.《药义明辨》:凡病有干于阴气之不足者,皆宜慎之,岂独为血家、渴家、汗家之禁药已哉!

9.《药性集要便读》:生半夏有毒,误服失音不语,多饮生姜汁即响矣。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